公交IC卡屢屢流產是失信于民
每當我們海口的市民在等候公交車前,都要掏出那鄒巴巴、臟兮兮的一元紙幣時,筆者心中涌起陣陣酸楚。什么時候我們海南的島民也能像外地市民一樣,瀟灑的掏出公交IC卡刷卡乘車呢?
近日,又有媒體報道說,上半年海口有望推出公交IC卡,類似這樣的消息都聽了很多次了,幾乎都分不清是新聞還是“舊聞”。從2005年開始,海口就提出要搞IC卡,市民倒也是熱烈期待了一陣子,但是不久又沒了下文;2008年、2009年又陸續又有消息曝出海口要搞公交IC卡,可還是干打雷不下雨。從最早提出??诠籌C卡,已經有6年過去了,公交卡幾度重提,又幾度流產。有關方面一再失信于民。這六年,海南成績不小,好事連臺。GDP完成了千億元跨越,海南洋浦煉化、金海漿紙相繼竣工投產,洋浦保稅港區獲批,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東環鐵路投入運營。而海口交通做了些什么?如果??谑杏嘘P部門稍微有一點實干精神,也不會一個小小的IC卡都不能投入使用吧。
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中,僅有海口和拉薩沒有實現公交IC卡的使用。沒有公交IC卡,不僅市民乘車使用零錢不便,也很大程度上損害了海南的形象,特別是我省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新形勢下,外地游客對一個城市的最初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從公交最先開始的。筆者就經歷過一個有關真實事例,在濱海大道上的一公交車里,一個外地游客上公交車沒帶零錢,錢包中全是百元大鈔,司機就要攆這位外地乘客下車。其他好心乘客掏出一元錢解了圍,事后,外地乘客就問,怎么海口就沒有賣公交IC卡呢?留下了是本地乘客的尷尬和無語。
究竟是IC卡技術程度太高嗎?非也,筆者詢問過專業人士,公交IC卡在技術上早已經不是難題。那么難題出在哪里呢?從??谟嘘P部門負責人語焉不詳的泛泛而談可知,無非是一個體制、機制不順暢的問題。例如,有關人士說IC牽扯面很廣,操作難度又大。需要多方面的溝通與協調。另外,筆者也聽說IC卡是主管部門與其他公司合作的,這必然要牽扯到一個前期投入和事后分成問題。本應是公共財政投入的事情,為什么要牽扯到事后營利性企業。企業要盈利,勢必要從市民身上打主意。本來公交IC卡是個公益性問題,非要將盈利性的公司牽扯進來,帶來的結果肯定是利益分配談不攏。為官的要政績,為商的想賺錢,肯定會有沖突。損害的只能是公眾的利益。破解方法說難也不難,只要有關部門真正本著為民辦實事的精神,并且公共財政切實投入資金,讓營利性質讓位于功利性質,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希望這一次,有關部門不是忽悠百姓。海口能真正的推出方便、便宜的公交IC卡,從給椰城市民的出行帶來更大的便利,真正享受到電子付費的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