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構筑通信網絡 保障平安漁業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中國漁業政務網
日期:2011-03-01 10:15:46
摘要:“十一五”期間,漁業部門加快通信與信息技術在漁業安全生產中的應用,完善安全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漁船安全通信設備配備,為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關鍵詞:通信網絡漁業
      “十一五”期間,漁業部門加快通信與信息技術在漁業安全生產中的應用,完善安全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漁船安全通信設備配備,為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一、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不斷完善

       5年來,為提高海洋漁業安全通信保障能力,加快通信技術在漁業安全生產中的應用,農業部提出并初步建設了以全國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四網合一”為平臺,融合傳統短波、超短波通信及衛星、移動通信等現代通信方式,輔以船舶自動識別(AIS)、無線射頻識別(RFID)、漁港視頻監控、應急視頻會議等技術手段的漁船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共建立14座短波岸臺,78座超短波岸臺,15座省級漁船船位監測中心,30座漁業AIS基站,59座漁港視頻監控分中心,成為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和預警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業部的帶動和支持下,各級漁業管理部門積極爭取地方政府資金和政策支持,扎實推進,因地制宜地開展漁船監管信息系統建設,逐漸凸顯了其在漁業安全生產與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漁船安全通信設備水平不斷加強

      5年來,農業部和各級漁業管理部門共投入1200多萬元為11900多艘漁船提供新型漁用對講機配備補貼;投入約1.4億元為4.5萬多艘漁船配備AIS船載終端設備提供補貼;投入2億多元為近3萬艘漁船配備北斗衛星船載終端設備提供補貼;引導11萬艘漁船配備CDMA公眾移動通信設備。在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資金補貼的帶動下,漁民自覺配備和使用漁船安全通信設備,安全意識不斷提高,漁船安全通信水平不斷加強。

       三、漁業通信管理制度不斷健全

      “十一五”期間,農業部漁業局印發了《全國國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短波網管理辦法》、《全國國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短波網管理辦法》、《全國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岸臺值班制度》。為規范漁船配備安全通信設備,制定了《漁業船用調頻無線電話機(27.5—39.5MHz)通用技術規范》、《全國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CDMA通信系統規范》、《漁船動態監管信息系統平臺技術規范》、《漁港視頻監控系統建設規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漁船船載終端技術要求》、《漁業船舶自動識別系統B類船載設備技術要求》等。漁業通信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有效保障了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的正常運行,完善了漁業通信管理機制,促進了漁業通信建設規范化,推動了現代通信設備和信息技術在漁業生產中的應用。

      “十一五”期間,全國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共處理遇險、求救信號5099次,救助船舶1518艘次,救助人員10635人次,挽回經濟損失36227萬元。播發氣象、航行報警77022次,開展漁民日常通信業務(含有無線轉接)105982次。在災害預警、海難救助、生產生活信息快捷傳遞,漁船規范化管理,涉外漁業管理,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被漁民親切譽為“海上安全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