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新機制收效明顯
作者:馮婷 龔志偉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日期:2011-03-25 09:44:40
                    摘要:四川省各地因地制宜,創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特種設備監管體系,形成了以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為主要特征的電子監管網絡,以定期檢查、監督抽查、隨機巡查、整改復查為主要形式的動態監管體系。瀘州、宜賓、眉山等市州已探索對工業氣瓶、LPG氣瓶實施電子標簽監管,全省已經對車用CNG氣瓶實施了電子標簽監管;
                    
                         近年來,四川省把特種設備安全作為構建“平安四川”工作的重中之重,將大質量工作機制融入到特種設備日常監管工作中,建立和完善“政府統一領導、企業全面負責、部門聯合監督、檢驗技術支撐、社會廣泛參與、科學監管設備”的多元共治的工作機制,全省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了解,近年來,四川省經濟快速發展,各種特種設備以每年15%的速度迅速增長,目前已達到了20多萬臺(套),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責任與壓力與日俱增。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特種設備安全,省政府主持召開全省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專題協調會,成立了20個省級部門和大型企業組成的四川省安全生產委員會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小組,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司其責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新格局,著力完善動態監管體系、安全責任體系、應急救援體系。全省16個市州、73個區縣政府也快速跟進,召開聯席會議,制發會議紀要或文件,依托政府搭建了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廣闊平臺,將特種設備安全納入各級政府的目標考核,建立完善了層級安全責任體系。
四川省各地因地制宜,創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特種設備監管體系,形成了以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為主要特征的電子監管網絡,以定期檢查、監督抽查、隨機巡查、整改復查為主要形式的動態監管體系。瀘州、宜賓、眉山等市州已探索對工業氣瓶、LPG氣瓶實施電子標簽監管,全省已經對車用CNG氣瓶實施了電子標簽監管;瀘州、廣元、德陽等12個市州與安監、質監、監察、公安、工會、檢察等有關部門建立了事故調查處理機制,當地人民政府印發了《特種設備應急救援預案》;成都、德陽等市積極落實縣鄉基層政府監管責任,在鄉鎮及街道辦事處配備了特種設備安全協管員或信息員,使安全監管的天網遍布每一個角落。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為全面落實特種設備安全責任,預防和減少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四川省加大對生產、使用企業和單位安全工作主體責任制的監督檢查力度,督促生產企業持續保持許可條件,執行質量保證體系,切實做到整改、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樂山、內江等市政府分別下發《關于進一步落實特種設備安全責任的通知》,將其納入政府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與市安辦聯合對縣(區)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特種設備安全目標考核,形成了“政府負總責、企業為主體、部門負監管責任”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機制。
扎實的工作產生了明顯成效。自去年以來,四川省質監系統共排查特種設備安全生產、使用單位12325家,查出一般安全隱患4950起,已整改4851起,整改率98%;排查重大隱患150起,已整改銷號143起,整改率95.3%;累計落實隱患治理資金2334.3萬元。全省特種設備萬臺死亡率及事故率均大幅低于國家規定標準,全省特種設備工作連續多年走在全國前列。《中國質量報》
                    
                據了解,近年來,四川省經濟快速發展,各種特種設備以每年15%的速度迅速增長,目前已達到了20多萬臺(套),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責任與壓力與日俱增。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特種設備安全,省政府主持召開全省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專題協調會,成立了20個省級部門和大型企業組成的四川省安全生產委員會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小組,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司其責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新格局,著力完善動態監管體系、安全責任體系、應急救援體系。全省16個市州、73個區縣政府也快速跟進,召開聯席會議,制發會議紀要或文件,依托政府搭建了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廣闊平臺,將特種設備安全納入各級政府的目標考核,建立完善了層級安全責任體系。
四川省各地因地制宜,創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特種設備監管體系,形成了以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為主要特征的電子監管網絡,以定期檢查、監督抽查、隨機巡查、整改復查為主要形式的動態監管體系。瀘州、宜賓、眉山等市州已探索對工業氣瓶、LPG氣瓶實施電子標簽監管,全省已經對車用CNG氣瓶實施了電子標簽監管;瀘州、廣元、德陽等12個市州與安監、質監、監察、公安、工會、檢察等有關部門建立了事故調查處理機制,當地人民政府印發了《特種設備應急救援預案》;成都、德陽等市積極落實縣鄉基層政府監管責任,在鄉鎮及街道辦事處配備了特種設備安全協管員或信息員,使安全監管的天網遍布每一個角落。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為全面落實特種設備安全責任,預防和減少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四川省加大對生產、使用企業和單位安全工作主體責任制的監督檢查力度,督促生產企業持續保持許可條件,執行質量保證體系,切實做到整改、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樂山、內江等市政府分別下發《關于進一步落實特種設備安全責任的通知》,將其納入政府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與市安辦聯合對縣(區)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特種設備安全目標考核,形成了“政府負總責、企業為主體、部門負監管責任”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機制。
扎實的工作產生了明顯成效。自去年以來,四川省質監系統共排查特種設備安全生產、使用單位12325家,查出一般安全隱患4950起,已整改4851起,整改率98%;排查重大隱患150起,已整改銷號143起,整改率95.3%;累計落實隱患治理資金2334.3萬元。全省特種設備萬臺死亡率及事故率均大幅低于國家規定標準,全省特種設備工作連續多年走在全國前列。《中國質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