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物聯網提升城市宜居生活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RFID中國網
日期:2011-04-27 16:58:25
摘要:由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江蘇省經信委、南京市經信委聯合主辦,中國信息產業商會、中國RFID產業聯盟、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三屆中國物聯網RFID發展年會”于2011年4月19日在南京隆重召開。本文是根據住建部信息中心馬虹在本次年會上的主題發言整理而成,以供業界分享。
由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江蘇省經信委、南京市經信委聯合主辦,中國信息產業商會、中國RFID產業聯盟、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三屆中國物聯網RFID發展年會”于2011年4月19日在南京隆重召開。來自國內多個省市、多個行業部委的相關負責人,江蘇省、南京市的相關領導,以及物聯網RFID產業鏈上眾多知名企業的代表近300人參加了本屆年會。
本文是根據住建部信息中心馬虹在本次年會上的主題發言整理而成,以供業界分享。
一、物聯網技術在城鄉建設領域的應用。
二、對于物聯網在行業應用的未來展望。
目前物聯網的發展機遇非常好,需求也很旺盛,速度非常迅猛,但是在城市的整體發展過程當中,外圍雖然很好,但是內部空間不盡如人意,對人民群眾提供服務方面有所欠缺。面對迅猛發展的物聯網發展技術,城市綜合管理要充分利用這些技術條件。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在構建數字城市,什么是數字城市呢?就是充分體現數字化,表現在精細忖量化、協議可交換、共享可互用,就是讓人民群眾能夠感受到在城市當中的生活能夠更加愉快、更加舒適、更加便捷、更加安全。因此我們正在推動的城市一卡通建設正是數字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提高城市的綜合管理水平,提高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數,建設和諧社會和推動我國宜居城市的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跟大家介紹一下物聯網技術在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的應用現狀。
1、城市一卡通的應有現狀,1997年就啟動了城市一卡通IC卡的應用工作,在編的標準有8項,截止2010年底,全國建立城市一卡通系統的城市有380多個,大約占全國城市總數的57%,全國累計發卡約2億張,行業在用的終端數量達到60萬個,移動POS達到30萬個,日交易量達到1億筆。基于城市內應用的城市一卡通在技術手段,平臺搭建,安全體系建設和運營模式方面都日漸成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一卡通,也成為很多城市政府為百姓辦實事的民心工程。城市一卡通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從單一的應用到目前跨行業、多元的應用,應用領域已經涉及到城市的水氣電的繳費,交通、商業購物、圖書館、旅游、餐飲酒店、影院等50多個領域,城市一卡通的廣泛應用,為百姓帶來了便捷的出行方式,高效的用卡環境,為提高整個國民的進程都提供了良好的作用。
2、城市一卡通的IC卡應用深化了政府的服務內容,促進了城市的管理模式創新。
城市一卡通系統作為一個數據資源公共處理平臺,可以實實掌握市民的出行、繳費等城市動態的監管信息,實現重點監管領域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形成對重點領域的社會監督機制,實現全面的動態管理,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隨著城市IC卡在50多個領域的深入應用,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了提高民生質量,服務百姓的有效途徑,同時通過技術應用的支撐體制、保障技術應用之間的良性互動,整個帶動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進一步促進城市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有利于城市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
3、城市一卡通系統的建設整個構建了城市公共信息平臺的基礎。
在我國許多城市都建設了市政管理,政府保障等系統,正是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指導,條快過多的現象比較嚴重,一些縱向的信息網絡不能形成一個體系,不能實現互聯互通,造成一些城市當中信息不能互通,這違背了我們統一規劃、統一平臺、整體推進的技術要求,因此我們現在正在積極推進要促進城市功用信息建設,提高政府服務市民的能力,便利市民生活就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城市公共信息平臺。目前有一些城市已經建立了以一卡通的系統平臺、技術標準、安全體系。以卡片應用為基礎,著力打造為城市公共信息平臺,我們正在呼吁這個市政府能夠以一卡通平臺為基礎,建立城市公共信息平臺,徹底實現資源的整合,形成服務政府,方便百姓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盡可能要做到避免重復建設,資源浪費。
4、要積極推動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和RFID的應用試點工作。目前整個城市的互聯互通試點工作已經啟動,互聯互通效應正在逐步擴大,涉及到城市一卡通IC卡的互聯互通數據處理平臺已經搭建完畢,相應的標準體系已經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已經構件完畢,計劃2011年底完成15個互聯互通應用城市的接入,預計在“十二五”期間,我國互聯互通的城市規模將達到60個。
在智能建筑方面,我們正在積極推動滿足加秘算法的IC卡門禁系統在建筑和居住區的應用,確保社區的居住環境和安全。目前已和廣州番禺區政府、遼寧的鐵嶺市政府簽定協議,全力推進數字城市建設中涉及的房產證、人員資質的證書管理、城市部件的市政管理、門窗綠色建材等采用物聯網技術進行應用,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改善服務質量。這里我介紹一下廣州番禺區的試點,這個試點主要是體現在數字家庭的建設方面,就是在對家庭當中各種電子設備進行通訊數據交換,讓老百姓感受到在家庭當中實現醫療、休閑、文化、學習等等各種應用服務,提高百姓居住的舒適性能和娛樂性。這個項目我們現在正在推進,計劃在6月份進行專家評審和項目驗收,在廣州的番禺區要實現數字家庭測評中心的建立,如果這個模式能夠打造成功,在將來的社區建設當中進行大力的推廣和應用。
5、下一步要做的是RFID技術在節能門窗的綠色建材應用方面的工作。在門窗的節能性能標志當中采用電子標簽,是提高電子行業管理水平的需要。這已經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門窗節能的綠色建材中加載統一的身份識別代碼,杜絕以次沖好的現象發生。為城市信息的綜合管理提供必要的數據與分析,提供決策和管理支持。在這個方面,現在急需建立的是應用模式,在技術上沒有問題,但是在模式上面的建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希望廣大的廠商包括有經驗的這些廠家能夠積極加入到這方面的應用中來,能夠為行業的應用獻計獻策,共同來提高RFID技術在整個綠色建材產品當中的應用水平。
下面著重介紹物聯網技術在下一步發展的思路及未來的展望。
1、開展物聯網相關的課題研制,引導規范行業發展。2010年6月我們加入了物聯網聯合標準工作組,正在積極配合秘書處開展物聯網相關的專項研究。2010年8月,我們按照國家金卡辦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承擔了物聯網在中國系列從屬的編寫。
2、要深入研究物聯網技術在城鄉建設領域當中的關鍵技術應用和技術集成。要從跨行業、跨部門、跨專業的研究進一步突出技術支撐作用,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達成統一戰線,集到若干個工程研究中心,加大技術的創新力度,研發和推廣更多高性能、高效率、高成本、易使用的新技術和新辦法。
3、要高度重視數據平臺的共享和共建,加快數據平臺的推廣應用。這個要做好四大基礎數據庫、業務數據庫、服務數據庫的建設。全面提高城市綜合管理的水平,仇部長就說,我們要做好城市的大保姆工作,我們每一個家庭在保姆的使用上要堅固到照顧孩子、洗衣服、買菜等各大功能,城市綜合管理也是一樣,我們在提高城市綜合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上,同時要注意環境與生態檢測、產業結構布局、資源交通、人口、社會服務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的信息化、使信息資源轉化為促進社會經濟、環境、文化的協調發展以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造福人民的巨大動力和財富。所以我們要做好大保姆基礎的工作。
4、要不斷完善與物聯網技術相關的政策、管理、資金和人才保障體系。物聯網人才還是一個T字型號的結構,一方面要熟悉技術、另外一方面要對于應用非常敏感,要使應用和技術充分結合起來,我們對于高端人才要積極培養,在實踐當中加以鍛煉,尤其在行業的應用當中我們非常需要,而且對于高端人才非常需求,加快在數字城市方面的建設和有效的監控,采用現代的金融服務體系和資本市場來持續保障資金的需求,都需要人才的培養和加入。
5、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要與生態城市、宜居城市相結合,2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說過,人們聚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更加美好,2千年以后在世博會上我們重申這個領域,我們想強調數字城市的建設就是使人們在城市生活中更加愉快,舒適,便捷安全,以信息化作為手段,在這個基礎上實現低碳、減排、城市與環境共生、城市與經濟協調發展。因此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物聯網期間將是信息網絡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模式的加速變革的重要時期,2010年國務院將物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列入我國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的新興產業之一,今年3月北京召開的兩會又將物聯網應用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使物聯網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作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我們將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圍繞物聯網合乎感知技術在城市信息化領域的新應用,創新工作思路,探索發展新模式、通過物聯網技術在行業的試點示范應用,使我們的建設更加貼近百姓,成為利國惠民的民心工程,為構件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新貢獻,最后再一次預祝我們這個第三屆中國物聯網RFID發展年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本文是根據住建部信息中心馬虹在本次年會上的主題發言整理而成,以供業界分享。

住建部信息中心 馬虹
一、物聯網技術在城鄉建設領域的應用。
二、對于物聯網在行業應用的未來展望。
目前物聯網的發展機遇非常好,需求也很旺盛,速度非常迅猛,但是在城市的整體發展過程當中,外圍雖然很好,但是內部空間不盡如人意,對人民群眾提供服務方面有所欠缺。面對迅猛發展的物聯網發展技術,城市綜合管理要充分利用這些技術條件。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在構建數字城市,什么是數字城市呢?就是充分體現數字化,表現在精細忖量化、協議可交換、共享可互用,就是讓人民群眾能夠感受到在城市當中的生活能夠更加愉快、更加舒適、更加便捷、更加安全。因此我們正在推動的城市一卡通建設正是數字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提高城市的綜合管理水平,提高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數,建設和諧社會和推動我國宜居城市的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跟大家介紹一下物聯網技術在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的應用現狀。
1、城市一卡通的應有現狀,1997年就啟動了城市一卡通IC卡的應用工作,在編的標準有8項,截止2010年底,全國建立城市一卡通系統的城市有380多個,大約占全國城市總數的57%,全國累計發卡約2億張,行業在用的終端數量達到60萬個,移動POS達到30萬個,日交易量達到1億筆。基于城市內應用的城市一卡通在技術手段,平臺搭建,安全體系建設和運營模式方面都日漸成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一卡通,也成為很多城市政府為百姓辦實事的民心工程。城市一卡通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從單一的應用到目前跨行業、多元的應用,應用領域已經涉及到城市的水氣電的繳費,交通、商業購物、圖書館、旅游、餐飲酒店、影院等50多個領域,城市一卡通的廣泛應用,為百姓帶來了便捷的出行方式,高效的用卡環境,為提高整個國民的進程都提供了良好的作用。
2、城市一卡通的IC卡應用深化了政府的服務內容,促進了城市的管理模式創新。
城市一卡通系統作為一個數據資源公共處理平臺,可以實實掌握市民的出行、繳費等城市動態的監管信息,實現重點監管領域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形成對重點領域的社會監督機制,實現全面的動態管理,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隨著城市IC卡在50多個領域的深入應用,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了提高民生質量,服務百姓的有效途徑,同時通過技術應用的支撐體制、保障技術應用之間的良性互動,整個帶動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進一步促進城市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有利于城市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
3、城市一卡通系統的建設整個構建了城市公共信息平臺的基礎。
在我國許多城市都建設了市政管理,政府保障等系統,正是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指導,條快過多的現象比較嚴重,一些縱向的信息網絡不能形成一個體系,不能實現互聯互通,造成一些城市當中信息不能互通,這違背了我們統一規劃、統一平臺、整體推進的技術要求,因此我們現在正在積極推進要促進城市功用信息建設,提高政府服務市民的能力,便利市民生活就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城市公共信息平臺。目前有一些城市已經建立了以一卡通的系統平臺、技術標準、安全體系。以卡片應用為基礎,著力打造為城市公共信息平臺,我們正在呼吁這個市政府能夠以一卡通平臺為基礎,建立城市公共信息平臺,徹底實現資源的整合,形成服務政府,方便百姓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盡可能要做到避免重復建設,資源浪費。
4、要積極推動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和RFID的應用試點工作。目前整個城市的互聯互通試點工作已經啟動,互聯互通效應正在逐步擴大,涉及到城市一卡通IC卡的互聯互通數據處理平臺已經搭建完畢,相應的標準體系已經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已經構件完畢,計劃2011年底完成15個互聯互通應用城市的接入,預計在“十二五”期間,我國互聯互通的城市規模將達到60個。
在智能建筑方面,我們正在積極推動滿足加秘算法的IC卡門禁系統在建筑和居住區的應用,確保社區的居住環境和安全。目前已和廣州番禺區政府、遼寧的鐵嶺市政府簽定協議,全力推進數字城市建設中涉及的房產證、人員資質的證書管理、城市部件的市政管理、門窗綠色建材等采用物聯網技術進行應用,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改善服務質量。這里我介紹一下廣州番禺區的試點,這個試點主要是體現在數字家庭的建設方面,就是在對家庭當中各種電子設備進行通訊數據交換,讓老百姓感受到在家庭當中實現醫療、休閑、文化、學習等等各種應用服務,提高百姓居住的舒適性能和娛樂性。這個項目我們現在正在推進,計劃在6月份進行專家評審和項目驗收,在廣州的番禺區要實現數字家庭測評中心的建立,如果這個模式能夠打造成功,在將來的社區建設當中進行大力的推廣和應用。
5、下一步要做的是RFID技術在節能門窗的綠色建材應用方面的工作。在門窗的節能性能標志當中采用電子標簽,是提高電子行業管理水平的需要。這已經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門窗節能的綠色建材中加載統一的身份識別代碼,杜絕以次沖好的現象發生。為城市信息的綜合管理提供必要的數據與分析,提供決策和管理支持。在這個方面,現在急需建立的是應用模式,在技術上沒有問題,但是在模式上面的建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希望廣大的廠商包括有經驗的這些廠家能夠積極加入到這方面的應用中來,能夠為行業的應用獻計獻策,共同來提高RFID技術在整個綠色建材產品當中的應用水平。
下面著重介紹物聯網技術在下一步發展的思路及未來的展望。
1、開展物聯網相關的課題研制,引導規范行業發展。2010年6月我們加入了物聯網聯合標準工作組,正在積極配合秘書處開展物聯網相關的專項研究。2010年8月,我們按照國家金卡辦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承擔了物聯網在中國系列從屬的編寫。
2、要深入研究物聯網技術在城鄉建設領域當中的關鍵技術應用和技術集成。要從跨行業、跨部門、跨專業的研究進一步突出技術支撐作用,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達成統一戰線,集到若干個工程研究中心,加大技術的創新力度,研發和推廣更多高性能、高效率、高成本、易使用的新技術和新辦法。
3、要高度重視數據平臺的共享和共建,加快數據平臺的推廣應用。這個要做好四大基礎數據庫、業務數據庫、服務數據庫的建設。全面提高城市綜合管理的水平,仇部長就說,我們要做好城市的大保姆工作,我們每一個家庭在保姆的使用上要堅固到照顧孩子、洗衣服、買菜等各大功能,城市綜合管理也是一樣,我們在提高城市綜合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上,同時要注意環境與生態檢測、產業結構布局、資源交通、人口、社會服務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的信息化、使信息資源轉化為促進社會經濟、環境、文化的協調發展以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造福人民的巨大動力和財富。所以我們要做好大保姆基礎的工作。
4、要不斷完善與物聯網技術相關的政策、管理、資金和人才保障體系。物聯網人才還是一個T字型號的結構,一方面要熟悉技術、另外一方面要對于應用非常敏感,要使應用和技術充分結合起來,我們對于高端人才要積極培養,在實踐當中加以鍛煉,尤其在行業的應用當中我們非常需要,而且對于高端人才非常需求,加快在數字城市方面的建設和有效的監控,采用現代的金融服務體系和資本市場來持續保障資金的需求,都需要人才的培養和加入。
5、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要與生態城市、宜居城市相結合,2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說過,人們聚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更加美好,2千年以后在世博會上我們重申這個領域,我們想強調數字城市的建設就是使人們在城市生活中更加愉快,舒適,便捷安全,以信息化作為手段,在這個基礎上實現低碳、減排、城市與環境共生、城市與經濟協調發展。因此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物聯網期間將是信息網絡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模式的加速變革的重要時期,2010年國務院將物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列入我國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的新興產業之一,今年3月北京召開的兩會又將物聯網應用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使物聯網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作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我們將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圍繞物聯網合乎感知技術在城市信息化領域的新應用,創新工作思路,探索發展新模式、通過物聯網技術在行業的試點示范應用,使我們的建設更加貼近百姓,成為利國惠民的民心工程,為構件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新貢獻,最后再一次預祝我們這個第三屆中國物聯網RFID發展年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