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刷一卡通停車不再開發票

朝陽區霄云路是電子收費試點之一,停車收費員在用POS機根據新標準記錄停車時間,收取停車費。 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
昨日本市非居住區停車費全面上調,12個停車場的895個占道停車位正式試點電子收費。記者采訪發現,如果車主忘記帶卡,也可以交現金,用停車管理員的臨時卡;而對于車主刷卡交停車費的,不再開具發票。
停車費高嚇跑外地司機
上午9時許,在位于貴友商場西側的路側停車場,停車管理員懂海鷹胸前掛著統一標識牌,趁著還沒有人停車,拿著新發的POS機練習著。
“先按停車場入場,輸入車位號,然后是車牌號。”他身后一步亦趨的跟著一位監督員,空手模擬著實際操作,“車主回來后,再刷一次卡,應扣金額就直接轉賬。”
他倆身后新停車收費標志清楚地標注著:小型客車首小時內2.5元/15分鐘,首小時后3.75元/15分鐘。
“如果車主選擇交現金,就刷自備的臨時卡,可別算錯賬,可以拿出咱們自備的表格對照一下,每15分鐘就有一個算好的價格。”負責該停車場的公聯順達公司副總經理胡天斌不住地囑咐著。
“第一個小時10元,停1個小時15分鐘,要13.75元。”監督員立馬報價,“表上的數都背下來了,不會收錯的。”懂師傅則拍了拍口袋,保證說:“放心吧,這個兜放5分的硬幣,這個揣著統一配發的臨時一卡通,全都備齊了。”
然而首位車主等了將近70分鐘。10時20分,一輛冀字頭的小汽車拐入停車位后,駕駛室的小伙子率先打開車門走出來,懂師傅和同事手持POS機一溜小跑地迎了上去。
“您好,今天是本市非居住區停車費全面上調第一天,首個小時停車收費按2.5元每15分鐘計算,第二小時計費漲為3.75元每15分鐘。現在可以使用公交一卡通繳費,請問您是否使用?”
“怎么這么貴啊?”來自秦皇島的鄭先生推開駕駛室車門,笑呵呵地砍起價來,“我就到附近辦點事,特快,能便宜點么?”
“不好意思,只能按規定明碼標價,即使您付現金,我們也要用臨時卡計費,都是設定好的程序。”懂師傅擺擺手,態度堅定地說,“要不您找個地下停車場,價格比路側停放要便宜。”
“謝謝您,上車,咱們往前找地下停吧。”鄭先生說著,招呼伙伴上車后開出了車位。
整整一上午,這個停車場內89個路側車位停放率不足3成,車主大多選擇短時停放,POS機少人問津。懂師傅和同事分析說:“刷卡省得找零,但車主一般都沒有習慣帶著一卡通,所以真正應用起來估計還要等一段時間。”
離車不刷卡下次難用卡
“如果選擇刷IC卡結算停車費,停車管理員不再提供手撕發票,因為一卡通充值時已經提供了發票。”昨日,公聯順達公司副總經理胡天斌透露,只有用現金繳費時,停車管理員才會提供發票。
在豐臺區文體路南口路側,57個停車位也開始試點電子收費。該停車場負責人、北京華源億泊停車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康澤泉說,每名管理員手里的POS機,都設有惟一的專屬編號,和一卡通中心實時連接。整個繳費全部通過數據傳輸,避免了以往手工計時、撕票等步驟。“電子收費,既能避免原先常常發生的計時糾紛,也能防止收費員隨意要價、票款流失。”另外,如果車主離開時沒有刷卡,停車場則不能收到停車費用,影響下次使用。也可能影響車主下次使用一卡通。
從昨日起,霄云路、東大橋、海淀圖書城、文體路等本市12個專業停車場的895個占道停車位,同步啟動了智能收費試點,車主可以刷一卡通支付停車費。同時,全市停車收費價格調整重點地區路側占道停車收費管理人員,也將全部持證上崗。車主既可以通過證件識別是否“山寨”收費員,如遇到“亂收費”也可以撥打電話投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