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IPv6論壇主席:中國運營商應加快IPv6部署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C114
日期:2011-04-21 17:06:04
摘要:今年是IPv6部署關鍵之年,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Ladid從過渡技術、部署時機以及商業價值多方面分析了中國需要加快IPv6部署的原因。4月7日-8日,全球IPv6高峰會議在北京召開。在發表演講后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Ladid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今年是IPv6部署關鍵之年,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Ladid從過渡技術、部署時機以及商業價值多方面分析了中國需要加快IPv6部署的原因。

  4月7日-8日,全球IPv6高峰會議在北京召開。在發表演講后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Ladid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在采訪中,LatifLadid表示,從全球推動IPv6商用的情況來看,中國做的并不太好。“中國的需求更迫切,美國其實也在等待中國。我們本來認為美國應該在后面,現在的情況相反,中國在后面。”LatifLadid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運營商決策層投資未來的眼光。

  “成功的秘密藏在未來,誰更好猜出未來的秘訣,并去做,就能成功。”LatifLadid說。

  NAT技術并非好選擇

  記者:今年,國際互聯網編號分配機構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已經分配完畢,這對于全球互聯網發展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LatifLadid:IP地址的分配分為兩級,IANA掌握著全球性IP地址分配,2月,其一次性把剩余的五個地址塊分配給地區級分配機構,中國及澳大利亞的IP地址由APNIC分配,APNIC今年4月已開始使用最后一塊地址塊,預計今年中期會耗盡所有二級地址。

  中國是IPv4地址需求量最大的國家,其次是美國。但是,美國自身有很多IPv4公網地址儲備,中國則不然。2001年,中國有8000萬IPv4地址,現在這一數字增長至4.4億。而美國擁有15億IPv4地址,占了全球37億可用公網地址的近一半。

  中國以4.5億用戶,成為全球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中國同樣是移動用戶最多的國家,擁有8.6億手機用戶。而手機用戶中會有50%成為移動互聯網用戶。全球最大的20個網站,其中5個在中國。而中國人口的70%、手機用戶的85%,都沒有真正接入到互聯網。物聯網和智能電網、云計算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地址需求,因此只有推廣IPv6,才能滿足應用需求。

  面臨IPv4地址不足,業界在技術上采用私有地址或運營商級NAT短期滿足互聯網發展需求,但從長期看,肯定是不行的。大量使用NAT和私有地址技術,互聯網會失去非常重要的透明特性。比如,谷歌根據地址投放廣告,如果不能夠追蹤最終地址,這會讓谷歌的損失達200億美元。因此,谷歌也非常關心IPv6進程。互聯網發展需要很多可路由的IP地址,由此部署業務。如果把這些業務放在NAT后面,業務就會受到損失。所以私有地址和NAT無法滿足需求。

  中國不應該跟著歐洲和美國思路,擴展NAT這樣的技術的部署范圍,而應該將IPv6提上日程。而這也是華為占據更重要地位的契機,因為思科在IPv6領域并沒有快速跟進。

  但是,如果看看全球IPv6的使用狀況,中國做的并不好。在全球路由表中,中國只有137個前綴發布,這也就意味著只有137個組織機構接入了IPv6網絡,在全球僅排名第14位。其中,只有17個前綴在全球路由表真正可見。而且這17個前綴還只是32位的前綴,地址數量較小。在美國和歐洲,主要運營商都使用/19位前綴,這樣的前綴才能滿足千萬級用戶的使用要求。這說明中國還沒有真正在IPv6發力。

  中國還沒有一個真正的IPv6商用網絡發布。中國電信此前宣布在湖南電信進行IPv6測試,但實際上這仍然還是個試驗局,而不是公開的商用服務。而美國Verizon已經公開提供IPv6商用服務。

  在IPv6部署上,中國需求更迫切,美國其實也在等待中國。我們本來認為美國應該在后面,現在的情況相反,中國在后面。希望中國的運營商很快響應政府號召,和華為這樣的設備企業一起推動IPv6的部署。當然,這不足以阻止華為成為IPv6領先的設備供應商,思科仍在落后。

  運營商應投資未來

  記者:運營商為何不積極?主要問題出在了哪里?

  LatifLadid:我非常愿意和中國政府進行技術交流,因為中國政府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么,而不像歐美,對于很多技術不關注。因為中國政府明白問題的嚴重性,這也讓我對中國推動IPv6部署期望較高。正因為期望值較高,所以我看到了現實和期望之間的差距。

  中國運營商的決策層則和政府的技術理解能力不匹配。決策層沒有明白IPv4地址耗盡問題的重要性,而只是被動等待事情的發生。問題可有可能是運營商的CTO不稱職,也有可能是CEO不明白技術細節,或者是技術人員明白問題的必要性,但不知道怎樣反映給上級。

  全球IPv6論壇的IPv6ready測試中,以前見到最多的是美國、日本和部分中國臺灣設備廠商參加,而現在有大量中國設備商參與其中。目前,中國共有45家設備廠商參與測試,如果中國IPv6市場未能健康發展,這些設備廠商的命運讓人擔憂。

  記者:運營商認為,他們沒足夠的力量推動整個IPv6過渡,尤其在終端和應用方面,在這方面政府可以發揮何種作用?

  LatifLadid:其實中國政府已經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投入很多資金引導建立CNGI,以支持IPv6。但運營商沒有把這轉化為商用的一個契機。這樣的政府投資和推動,如果發生在歐洲,運營商們會很興奮,追在政府后面,把商用化做上去。

  希望中國運營商應該有投資未來的戰略眼光,而不是等待技術創造價值。應該提前為將來的發展做投資,才能真正推動可持續發展。

  中國人手上錢很多,但忙著數鈔票,沒有人想為進一步賺錢怎么投資未來。而也許因為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總是為賺更多的錢投資。因為,不為將來投資的話,將來會走下坡路。

  雙棧是中國的好選擇

  記者:一些專家稱,IPv4向IPv6的過渡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您怎樣看這個問題?

  LatifLadid:在IPv6發展初期,還存在著v5、v7和v9技術。而IPv6就是因為滿足共存共通的需求才脫穎而出。

  其實,IP協議更改任何一位都不能共通,v4、v6本身在協議層是不能兼容的。但有很多方法能夠讓他們共存。其中,最基本的三個方法分別是翻譯、隧道、雙棧技術。對于中國,最好的過渡共存技術是雙棧:首先,中國有三億多v4地址,這些地址足夠支持全網雙棧。相比之下,印度只有1.8億,不足以支持。其次,全網雙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而協議翻譯會使v6的安全特性丟失。此外,中國的互聯網內容大多是中文的,中國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互聯網部署IPv6。

  記者:近期,業界專利糾紛比較多,IPv6未來發展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嗎?

  LatifLadid:IPv6基本協議是開放的,沒有專利,可能有一些相關的應用層及支持IPv6專有協議的專利,但這不在我關心范圍內。

  IP地址是美國國防部發明的,一開始并沒有準備公開使用。美國國防部因此一開始就占用了15%的地址。當時其實有很多協議在競爭,IP并沒有占據領先的地位,大家也就不關注IP地址分配。后來為了促進IP協議的使用,美國國防部到處派發IP地址。1992年,美國國會推薦使用IP協議,這標志著IP時代到來,而IP地址也出現了短缺。

  在地址方面,IPv6地址足夠大,供銀河系的幾千萬個星球使用都足夠了。因此,從IP地址分配的角度看,足以滿足需求,美國也不會阻止IP地址流向中國或其他國家。

  記者:您認為華為可以成為IPv6領先的設備供應商,華為的突出表現在哪些方面?

  LatifLadid:在通信業的商業模式上,最初大家以為需求出現后由設備商來滿足。但實際的情況是,運營商很多時候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需求,這就需要設備商——如華為正在做的——理解技術上的需求,并告訴運營商,甚至主導引導運營商。華為不像別的設備商,被動等待運營商提出需求,而是更多地去主動發掘。

  成功的秘密藏在未來里,誰更好猜出未來的秘訣,并去做,就能成功。IPv6未來5年會在全球大規模應用,這時候會有新的應用出現,誰能預見和猜測到,誰就能成功。我希望中國能夠涌現出把握住未來應用機會的人和公司,如Facebook,Youtube所做的那樣,但首先,這需要中國網絡的底層架構,比如,設備和環境的部署先行展開。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