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農商銀行“城鄉一卡通”的實踐
曾和樹從祖輩開始一直住在新都軍屯鎮白碾村。老一輩的人手頭有點兒錢,就藏到柜子背后的土墻縫兒里頭。到他這一輩就不同了,想存錢取錢,手持成都農商銀行的天府銀聯卡,到家門口的農商行網點轉賬存取錢很現代很方便。2005年前要到鄉干部那里領的糧食直補、養殖和退耕還林補貼等現金,從2006年起打到存折上,而現在也已經用銀行卡發放了。
覆蓋:
180萬農戶都有了銀行賬戶
曾和樹感受到的這些改變,源于一場變革。
與城市相比,農村金融資源配置一度嚴重缺失。于是,一個覆蓋全市的農村金融體系建設啟動。其中成都農商銀行的貢獻不可磨滅:2006年5月,成都市實現了對全市農戶的糧食直補代發工程,成都農商銀行為180萬農戶開立的糧食直補賬戶成為重要載體,用以發放糧食直補以及其他各類政府補助,初步建立了財政補貼資金代發平臺,每年為全市約180萬戶農戶代理發放糧食直補等各類財政資金補貼。截至2010年底已累計代理發放糧食直補等補貼1574萬筆,金額15.4億元。通過銀行賬戶發放糧食直補,大大降低了基層政府的工作負擔,也減少了現金的流通環節,讓農戶們更放心。
突破:
不再經鄉干部手 補貼資金直接到賬
2009年1月份,配合《成都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在糧食直補代理發放的基礎上,成都農商銀行進一步推行“城鄉一折通”、“城鄉一卡通”,將農村糧食直補、農資綜補、耕保基金代理發放、退耕還林補貼等各類補貼通過一個賬戶實現,還專門開發了跨部門的耕保基金共享系統,并實現與市國土局和市社保局的聯網。農戶能實現就近支取查詢耕保基金、繳納社保,讓廣大農戶真正享受到城鄉均等化的金融服務。截至2011年3月19日,已為169.47萬戶發放耕保基金19.66億元,基本對全市所有農戶做到了全覆蓋。
“以往到鄉干部那里領的糧食直補、養殖和退耕還林補貼后,再打到存折上,現在都通過銀行卡發放了。”在成都農商銀行耕保基金代發工作點之一的新都軍屯鎮白碾村,村支書劉洪福提到了代發耕保基金前后的變化。實行耕保基金代發以前,補貼發放都是通過財政撥款到鄉鎮以后,再由鄉鎮將現金發放到各個村委,然后由村支書、會計將現金發放到各個農戶手上。這種繁瑣的程序,降低了款項發放效率,浪費了行政資源,還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
成都農商銀行推行耕保基金、糧食直補和農資綜補“城鄉一折通”(城鄉一卡通)后,情況發生了明顯變化。現在農戶發放錢款都是通過銀行賬戶,農戶錢款發放前公示,有錯先提出改正,簽字確認后由成都農商銀行直接代發款項,保證了發放款項的效率,節約了時間。農戶對于自己應得的款項比較清楚,也更放心。而且錢存放在銀行里面比較安全,需要使用的時候再取出來,還可以有利息。農戶在享受金融服務的同時,金融意識也增強了,儲蓄觀念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完善:
實現社保直接繳
目前,成都農商銀行共建立營業網點628個,在鄉鎮級有383個,基本覆蓋了全市每個鄉鎮。在全市有ATM機270臺,同時農商銀行正在進一步加大ATM、多媒體查詢終端等自助設備的布放,計劃將在全市每個鄉鎮布放ATM機和多媒體查詢終端,切實擴大在鄉鎮的覆蓋面。
在此基礎之上,成都農商銀行還開通了人民銀行支付系統、專門為農民工朋友量身訂制的“民工匯”結算業務、電話銀行、銀保通,為許多企業、單位提供代繳、代付服務,并實現數據的實時交換,網上銀行也已上線,能從各方面滿足農村金融服務的需求。
在努力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同時,成都農商銀行還積極完善業務功能,糧補、綜補等各類補貼資金以及社保、醫保等社會福利保障資金都將通過“城鄉一折通”、“城鄉一卡通”發放和繳納,水、電、氣費等代扣也可通過該銀行賬戶辦理,在實現電子賬戶支付功能基礎上,初步具備政府應用功能;在與市國土局、市社保局聯網后,還完善了相應的查詢與管理功能。成都農商銀行的目標就是以“城鄉一卡通”為基礎,借助先進的網絡服務功能,依托成都農商銀行的密集網點,擴大覆蓋使用范圍,發揮銀行卡的支付結算和服務功能。
在金融服務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更方便、快捷的“城鄉一卡通”也逐步向農戶發放。以前只會用存折的農村居民,現在也開始逐漸懂得用銀行卡更方便地打理自己的金融生活了:ATM機上刷卡取錢,進城購物刷卡付款,直接轉賬給外地讀書的子女,通過“民工匯”把打工掙的錢直接打到家人的卡上。
曾和樹說,以后有閑錢了,也想買點兒基金或者理財產品。
城里人能享受到的先進金融產品與服務,就這樣通過成都農商銀行一步步的努力,逐步滲透到每個農戶的生活中。
把農村金融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作為自己的責任,成都農商銀行的努力正在使農民享受現代科技的進步以及社會發展帶來的便捷化金融服務,為提升農村農民自身的金融意識,方便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提升農民生活質量,打造城鄉一體化、金融服務的均等化而積極努力。采寫 廖先軍 劉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