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電子標簽抬高硬性門檻 基藥市場面臨重新洗牌

作者:康琦
來源:《中國醫藥報》
日期:2011-04-07 08:18:19
摘要: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消息,從4月1日起,所有參與招標的基本藥物都要貼上電子標簽,實行電子監管制度。而此前國家發改委表示,將對部分基本藥物進行進一步的價格核定,時機成熟時將遴選部分品種制定國家統一價格。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消息,從4月1日起,所有參與招標的基本藥物都要貼上電子標簽,實行電子監管制度。而此前國家發改委表示,將對部分基本藥物進行進一步的價格核定,時機成熟時將遴選部分品種制定國家統一價格。一面是提高技術門檻、加強溯源以控制質量;一面是國家定價,堵住超低價的惡性競爭。基本藥物生產企業一邊積極適應電子標簽管理要求,一邊也在揣摩“國家定價”的可能路徑。“如果是國家定價,接下來的基本藥物招標規則肯定會發生變化,中小企業可能勝算不大,市場也將重新洗牌。”河北一家藥企的管理者說。

  部分品種將 “國家定價”

  盡管還沒有官方的文字,但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已明確表示:“今年將重點對基本藥物中的部分品種制定國家統一價格。”對此,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表示,基本藥物采取零差率銷售,地方財政結算,其實就是“國家買單”。“基本藥物招標與其他的商業活動一樣,付費方有選擇權。”在他看來,基本藥物實行“國家定價”,能較好地規避前期招標中出現的“超低價中標”現象。“在價格合理的前提下,才能確保藥品質量可靠。”

  “今年是新醫改方案公布后的第三年,基本藥物制度也實行了一年,在前期基本藥物制度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已經受到了關注。”于明德分析,在各地進行的基本藥物招標采購和配送中,不同程度地暴露了現有規則的一些不足,“低價競爭”、“地方保護”等廣受業內關注的問題其實早已納入政策調整的范疇。

  2010年12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于明德指出,其中有多處條款,已經顯示中央對基本藥物制度微調的趨勢,并隱約透露出“國家采購”的意向:

  ——對臨床常用且價格低廉(建議為日平均使用費用在3元以下的基本藥物,具體標準由各省區市自行確定),或者經多次采購,價格已基本穩定的基本藥物,采取邀請招標或詢價采購的方式采購。

  ——鼓勵各地探索省際聯合采購等多種方式,進一步降低基本藥物價格、保障供應。

  ——對獨家品種以及經多次集中采購價格已基本穩定且供應充足的基本藥物,要探索實行國家統一定價。

  對此,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醫藥價格處處長宋大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透露,將首先從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遴選部分品種制定國家統一價格。那些“多次招標、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的品種將享受第一批“國家定價”。

  對這一明顯變化,業內頗為關注。“統一價格會給基本藥物招標帶來顛覆性的改變。”九州通醫藥集團業務總裁耿鴻武認為,“能跨過國家采購門檻的,絕對都是質量、品牌、銷量、服務過硬的大企業,藥品質量會更有保證。”

  電子標簽抬高硬性門檻

  從4月1日開始在基本藥物招標品種中實施的電子標簽管理,給基本藥物上了又一道保險。基本藥物電子監管成為繼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及疫苗、血液制品、第二類精神藥品和中藥注射劑等6大類藥品分兩步實施電子監管后的第三步延伸。

  《指導意見》第十一條明確規定,“2011年4月1日起,各省(區、市)不得采購未入藥品電子監管網及未使用基本藥物信息條形碼統一標識的企業供應的基本藥物。”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未來還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電子交易,以節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透明度。“打通衛生行政部門、基本藥物生產及批發企業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信息通道,建立起基本藥物從出廠到使用全過程實時更新的供應信息系統,動態監管和分析藥品生產、流通、庫存和使用情況。”

  有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藥品市場規模達7556億元,同比增長22%。按照基本藥物占比20%測算,2010年的基本藥物采購規模為1511億元。中投顧問首席研究員郭凡禮估算,以傳統醫藥企業年銷售額返點3%給各級渠道商來計算,“如果基本藥物采購全部搬上電子商務平臺,理論上,該平臺每年可為所有中標企業節省45億元。”他認為,實行電子標簽管理制度,短期來看企業會面臨成本增加、流程改變、管理變革等挑戰,但長遠看來非常有利于質量溯源、價格和貨源管控以及渠道扁平化。

  據了解,此前北京、安徽、河南、貴州等省市都在推進醫藥采購平臺建設。截至今年1月31日,北京市167家醫療機構通過交易系統采購藥品,共計采購9858種藥品,發送訂單289423筆,85家配送企業響應訂單,日均采購金額達9356萬元。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藥政部相關人士表示,該省的基本藥物電子交易平臺自去年就開始運行,目前已有很多基層醫療機構在該平臺上進行采購,采購流程更加快捷、方便。

  相關技術也在推進。據悉,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采用照相識別技術已完成一套賦碼系統的集成,不僅解決了速度問題,而且可以將圖像自動存檔,一旦發生問題,可以進行追溯。該公司質控質保部高級質量系統主管申捷說,照相識別技術可以應對未來一維碼升級二維碼問題。

  據北京市藥監局統計,北京市涉及基本藥物正常在產的78家生產企業,批準文號861個。全市共需改造生產線194條,整體預計投資4812.7萬元。其中賦碼手動線改造最低成本約為5萬元,賦碼自動線改造最高成本近200萬元。若采用拜耳的照相識別技術,每條生產線還要增加7萬元成本。“電子標簽又一次提高了基本藥物的進入門檻,小企業要想獲得入場券必須加大投資。”一家貴州企業表示,他們普藥產品頗多,從去年就已經開始做電子標簽工作,希望能趕上今年各省的基本藥物招標。

  政策指向提高產業集中度

  在《指導意見》中,“安全有效,品質良好”再次被放在重要位置進行強調,并提到了基本藥物制度實施以來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突出表現在基本藥物招標采購不夠規范,采購價格沒有有效合理降低,一些地區部分藥品供應配送不及時,影響了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效果,降低了群眾受益程度。

  據悉,目前已經有山東、寧夏、云南、四川4個省(自治區)按要求開展了基本藥物的招標,上海將暫緩到5月31日后開始。“在這些區域的基本藥物招標中,一些大廠紛紛落標,市場洗牌的時間到了。”耿鴻武表示,如果現有的規則不調整,產業結構或將隨之改變。

  耿鴻武所指的“規則”正是前期被業內廣為詬病的“超低價中標”現象。“前幾天一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們的幾個拳頭產品在某省落標,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一位不愿具名人士認為,品牌產品落標已經成為很多大企業的共同困惑,同仁堂、雙鶴藥業等一線藥企紛紛棄標基本藥物,全國人大代表、步長制藥集團董事長趙超也表示,由于招標競價低于生產成本,步長曾不得不放棄一些區域的招標采購。“在成本線之下中標肯定難以保證供應,如果降價可能意味著放棄一直堅持的質量標準,大藥廠面臨兩難選擇,所以一些普藥企業頻繁掉標”。

  在基本藥物招標采購中,如何能夠做到“價格最低,質量最好”一直是個難題,業內曾廣泛建議,制訂一個‘地板價’,也就是能保證質量的最低價格。而此次“國家定價”的消息放出,有望徹底打破唯低價是取的怪圈。

  “基本藥物是一個重要機會。”中央藥業市場總監藺想成表示。但是,如何抓住這個機會呢?于明德認為,電子標簽管理的推行將洗掉一部分企業。“基本藥物市場增速高于整個藥品市場的增速,即使微利也還可以攤薄企業的經營費用,占領市場份額,所以企業擠破腦袋都得進去。”郭凡禮分析,如果各地能嚴格執行基本藥物采購付款制度,從交貨到驗收合格后30天內付款,那么“新政策將明顯降低藥企流動資金成本,因為目前藥品回款時間通常在6個月甚至更長,占用了流通企業大量流動資金。”

  宋大才表示:“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遴選品種的原則,力爭今年先確定首批制定統一價格的品種。”對此,郭凡禮認為:“統一價格的基礎應該是量價關系,在保證一定量的基礎上,制定統一價格,這樣才能做到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量多價低’。”

  宋大才說:“對參加統一定價的基本藥物招標企業也將提出一些要求,例如,參與招標的企業排名全國前20位,應該占據80%的市場,這樣通過提高集中度就可以保證藥品質量和供應。”他表示,希望通過統一定價使企業更多地關注藥品質量安全,使基本藥物制度更多地體現設計的初衷,“如果部分基本藥物實行國家統一價格,這部分基本藥物的招標將從‘雙信封’變成‘單信封’。藥廠將有望從價格競爭轉變成質量、服務的競爭。”對此,于明德說,“提高產業集中度才是基本藥物制度的正確方向,符合國家‘十二五’做大做強醫藥產業的政策導向。”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