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驥:物聯網要聽懂民心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千龍網
日期:2011-05-16 16:42:06
摘要:近日,記者有幸采訪到了在各大會議上曾多次提出“應用為先,市場為王,物聯網的發展應以惠及民生為根本”的物聯網產業觀察員、華夏威盛(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驥。

近日,記者有幸采訪到了在各大會議上曾多次提出“應用為先,市場為王,物聯網的發展應以惠及民生為根本”的物聯網產業觀察員、華夏威盛(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驥。
Q:您曾多次提到“應用為先,市場為王,物聯網的發展應以惠及民生為根本”,你認為惠及民生包含哪些內容?
A: 科技的創新發展,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效率、解放生產力,讓民眾受益。 目前,物聯網在我國尚屬待熟期,在此期間,應優先選擇社會效益高的,關系國計民生的產業,通過應用來帶動產業發展。老百姓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視,物聯網要在精準農業以及食品安全溯源方面發揮作用;城市化進程加快,要讓人們能享受智能家居及智能小區給予的安全、舒適、便捷的生活方式;車載物聯智能系統也要為車友們提供正安全、節能、人性化的服務;智能交通與車聯網的無縫對接,能大大減少交通擁堵和事故的發生;中國是未富先老的國家,數據表明,我國健康服務產業已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5%,智慧醫療將大有可為。一言以蔽之,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就是要讓百姓過上幸福的智慧生活!
Q:智慧生活包含哪些內容?能真正意義上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嗎?
A:相信觀摩過上海世博會的朋友應該能感受到未來智慧生活的雛形。消防報警、背景音樂、噴泉、泵站以及照明等集中控制的實現,就依賴于物聯網技術的運用。還有,水表、電表、燃氣表,實現了遠程抄表;主人不在家時,如果發生燃氣泄露,系統會自動發送短信告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可以這樣說,在未來智慧型的生活方式中,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個能聽懂你的心的智能“小秘書”,它的功能很強大,能了解你的消費、娛樂、交友、商務等所有需求,然后為你提供及時、準確、貼心的服務。我想在物聯網技術創造出的智能化產品與服務的呵護下,我們的飲食更安全、交通更順暢、醫療更方便、居住更愜意,又怎么會不幸福呢?
Q: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下,您認為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解決這一難題?
A:食品安全已經是關系到民生的迫切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所涉及的層面很多,法律規范、機制建設、道德教育、行業自律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可以運用物聯網新技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平臺,這也是比較可靠的解決方案。通過物聯網RFID等相關技術,實現農產品、食品位置跟蹤、原料溯源、庫存盤點、出入庫與揀貨等電子化作業,特別是可以對物流全程進行溫濕度監控,城市食品安全追溯平臺將與食品生產配送企業、重點區域就餐場所、城市食品安全監控系統、食品相關單位、移動執法平臺等客戶端建立聯系,從食品生產到消費的整個過程中,實現不間斷地對相關信息進行采集、存儲和管理,并將動態采集的數據與上述精細化管理信息進行關聯,為跟蹤追溯提供數據源。一旦發現問題食品,即可通過系統查清食品的來源、流向、分布狀況,及時采取控制措施,最大限度消除危害。從而真正實現“農田到餐桌”的安全。
Q:智能家居是物聯網產業推廣應用的平臺,目前哪些成熟產品可以在百姓的家居生活中使用?
A:我們常說,家是心靈的港灣,目前,基于物聯網技術研發的智能家居可以聽懂我們的心!比爾蓋茲的“未來之屋”一度成為很多人遙不可及的夢想。如今,我們國內的很多從事智能家居企業正在把這種夢想變為現實。無論從智能門禁、安防報警,家電遠程控制、家庭環境控制、家庭娛樂等很多方面,都有成熟產品走進百姓生活了。早晨起床,房間會告訴主人室內與室外的溫差,該穿什么衣服;根據你的身體情況提醒你該吃什么早餐;出門在外也無須擔心門是否鎖好、是否有人闖入、燃氣是否泄漏、是否發生火災等情況,所有的智能服務通過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統、家居照明控制系統、家庭安防系統等技術的接入即可實現。
Q:如何使自己的汽車更聰明是當下很多有車族關心的問題,請您談談目前能夠應用于汽車的成熟產品有哪些?它的智慧點在哪里?
A:目前智能汽車正在逐步從研發走向實際應用。車載信息新技術可提供基礎設施信息和導航咨詢,可以為汽車提供遠程診斷,如果車被盜,它甚至可以使被盜車輛失去動力。許多從事車載智能系統開發的企業也增加了指紋識別、遠程控制、尋車報警、娛樂信息等新功能的開發與應用。未來車聯網將從“車路”進入“人、車、路、天”立體式的聯網時代,屆時,導航系統將不在是簡單的指引路線,而是透過移動互聯網、定位系統與云計算的完美結合,告訴你一條不堵車的“近路”,最大程度緩解交通擁堵的問題,省時省油,進而提升工作和生活的品質。南京、廣州、武漢、深圳、上海等城市都提出要打造智能交通系統。
Q:最后,請您談談物聯網發展的前景?
A:2010年以來,物聯網快步向前,資本、市場、政府、科研,都卯足勁在“織網”,物聯網在各地政府的發展規劃中已經開始被濃墨重書,物聯網作為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應該以戰略性的眼光看待,它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在這個期間,以應用為先導的核心技術和創新產品的培育是關鍵。我國物聯網推進速度很快,但現在缺少“頂層設計”,只有國家最高層面進行規劃,才能避免不同企業、不同地區各自為戰,從而避免極大的投資浪費。
中國物聯網的發展必須像發展RFID那樣由政府牽頭。試想,如果沒有政府為鐵路特批RFID的超高頻頻段和鐵道部門的堅決推行,RFID就不能在鐵路上應用;沒有北京市政府的協調和推動,就不會有“一卡通“的惠民政策。藥品監控、食品安全、危化物管理同樣都離不開政府的推動和財政的支持。
工信部、財政部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11年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相信在堅定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國家意志下,中國的物聯網產業必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