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園小區智能停車管理 有效解決停車難題
.jpg)
小區進出口設立了起降桿
2010年11月8日,本報曾對既沒有地下車庫,也沒有地上停車場的新園小區向全體業主發放出近兩千份調查問卷、四處取經,尋找解決老小區停車難的問題進行了報道。半年過去了,幾天前新園小區的居民再次給記者打來電話:“我們小區現在裝上了起降桿,安上了攝像頭,業主們自定的泊車管理辦法已經實施了一個月,現在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再也不亂了!”
近日,當記者再次來到新園小區,發現小區門口的大鐵門已被劃分成進出兩個車道,車主只要把智能卡在感應器上刷一下,嶄新的起降桿就會緩緩升起,讓這個已經有十幾年歷史的老小區看起來現代感十足。走進大門,所有停在道路旁的車輛全都按照一個方向整齊地排列著,每個車位都有一個不同的編號,與半年前橫七豎八停滿路的景象完全不同。而新園社區的居委會主任王艷芳告訴記者,這所有的變化都要歸功于小區業主、物業和居委會三方的相互理解、配合,以及集合了小區全體業主建議的《新園小區車輛行駛及泊車秩序管理辦法》。
居委會的辦公室里,記者見到了新園社區業主委員會的副主任姜代禮,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指著手中的小區泊車管理辦法,逐條向記者解釋著法規出處。他告訴記者,雖然管理辦法只有短短六百字、九項內容,但為了寫出這個制度,業主委員會卻花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我們這上面的每一條都是經得起火煉的真金,全部都是按照物權法和國家、省、市三級的物業管理條例一條一條制定出來的。”
姜代禮表示,自從兩年前小區內的停車難問題日益嚴重,業主委員會的老黨員們就開始研究這一法三規,于2010年年初就提出了一個初稿,隨后通過對全體業主的問卷調查、多次現場會議,才有了今天這個辦法。“除此之外,我們劃分的車位還要嚴格按照三個原則:不破壞綠地,不占用休閑用地,保證消防通道暢通。”就這樣,業主委員會的幾名老黨員和物業工作人員對小區內所有有可能利用起來的空地進行了多次勘察,最終在小區內劃出了384個停車位。業主委員會專門建立起了居民監督小組,每個車位每月70元,收齊了車主的車費,有效地解決了停車難問題。文/圖記者 黃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