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社保一卡通 職工有更多期待

作者:哈欣
來源:河北工人報
日期:2011-08-29 09:52:45
摘要:跨區轉移就業、社保轉移接續等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廣大職工關注的熱點話題。2010年,我省開始實施《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養老保險省內漫游問題得到初步緩解。與此同時,跨區醫療等問題也搬上了桌面,但至今仍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看病職工正在醫院交費 本報記者畢春華 攝

  跨區轉移就業、社保轉移接續等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廣大職工關注的熱點話題。2010年,我省開始實施《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養老保險省內漫游問題得到初步緩解。與此同時,跨區醫療等問題也搬上了桌面,但至今仍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今年7月1日起實施的《社會保險法》在“社會保險費征繳”一章中作出了規劃,即“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日前,全國社保卡統一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行,居民身份證號將作為社保卡號,終身不變,新社保卡將全國通行,并且具有充值功能,可隨時隨地交納費用,跨地區轉移就業社保接續障礙有望得到解決。

  今年10月份,我省也將啟動社保卡發放工作,年底前社保卡持卡人數將達到500萬。

  現實問題:跨區無法享受醫保待遇

  楊女士,79歲,遼寧省撫順市人。據了解,楊女士膝下有兩兒兩女,二兒子在我省滄州市居住,另外三個孩子一直居住在遼寧。之前,楊女士一直跟隨大兒子居住在遼寧。2010年初,楊女士搬到了在滄州市的二兒子家。

  “我年齡大了,身體不好,需要長期服藥。到了滄州,到醫院看病不能享受醫保,所有的費用都要自己承擔。”楊女士有些無奈地說。

  2010年4月的一天早上,楊女士突然發病——身體左側行動不便,說話時口齒不清,家人急忙將她送入滄州市的醫院治療。經檢查,楊女士患了輕微腦梗。醫治一段時間以后,楊女士的病情得到了緩解,而這期間住院治療的費用卻只能全部自己承擔。

  楊女士的女兒告訴記者,在母親決定到滄州后,她到撫順市的社保機構詢問過有關醫保轉移的問題,得到的答復是不能轉移。“當時工作人員告訴我,轉移社保關系可以,但條件是所有子女的社保關系都不在當地。”楊女士的女兒說,他們三兄妹的家庭、工作都在撫順,不可能全部轉移到滄州。這樣,楊女士的社保轉移也就因此被迫擱淺了。

  “異地就醫一直是困擾家人的難題。”楊女士的女兒說,母親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原來母親的醫保卡只能在撫順市使用,出市看病就不能享受醫保。現在,撫順市與沈陽市實現了聯網,母親到沈陽看病也能享受醫保待遇了。不過,除這兩地之外,母親的醫保目前還不能在其他地市使用。

  “你看,撫順的醫保卡是14位的自編號,而滄州的醫保卡卡號只有6位數,各地的卡到外地都不能用。不過,現在社保一卡通的發行工作讓我們看到了異地轉移的希望。”楊女士的女兒拿出母親的醫保卡與滄州市本地的醫保卡給記者看,記者發現兩張卡的確有很大的區別。

  利好消息:社會保障卡將統一發行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社保基金實行地方統籌,尚未形成統一的體系。當前社保卡均為各省、各市自制,卡的顏色、卡號位數都不同,這給社保信息最終實現全國聯網、轉移接續帶來了很大障礙。

  此外,居民到醫院就醫會發現,各大醫院在患者就醫時還需辦理各自醫院的醫療卡,這更給廣大職工造成了更多的不便。“現在人們看病,尤其是大病,一般都會到定點的幾家醫院檢查、確診,你看我家的醫療卡這么多。”省會市民杜先生患有心臟病,今年在北京阜外醫院做了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杜先生告訴記者,之前他也曾在省會各醫院進行了多次檢查,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醫療卡。杜先生拿出了自己在省人民醫院、醫大一院以及北京醫院的醫療卡。“沒有統一的系統,給患者看病制造了很多麻煩。”杜先生說。

  今年,一個利好的消息傳出:人社部計劃在今年內發行6億張新社保卡,取代各地自制的社保卡。據介紹,新社保卡是集成電路卡(IC卡),類似于身份證,記載持卡人姓名、性別等基本信息,卡內存儲了持卡人的個人狀態(就業、失業、退休等),以及社會保險繳費情況、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信息等。據悉,9月份我省將完成首批制卡人員的銀行借記卡賬號關聯工作,10月份完成首批社保卡交驗,并處理好制卡工作程序中的有關遺留問題,力爭新社保卡按時發放。新社保卡的發放,也將解決“杜先生們”的煩惱——標準統一了。在社保信息全國聯網后,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張社保卡都能查詢到相關信息,方便職工們使用。

  更多期望:社保網絡實現無障礙“漫游”

  僅憑身份證和社會保障號就可以漫游全國,我們常常以此來形容發達國家公民的社保。如今,我們的社保卡終于也將實現全國統一,每個人都將擁有終生不變的唯一社會保障號,這無疑是近年來社保改革最為可喜的進步之一。

  然而,在我們為此感到欣喜的同時,也發現職工對此有著更多的期望。

  “最近看了很多關于社保卡的報道,新的社保卡打破了在地域、時間和功能上的限制。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提高社保統籌的層級,實現社保全國無障礙‘漫游’”。楊女士的女兒表示,新的社保卡只體現在了充值繳費等功能,這當然為推進后續工作提供了前提保證,但是社保關系實現全國無障礙“漫游”仍舊是個未知數。在發行社保卡的消息發布后,楊女士的女兒咨詢過很多業內人士。她告訴記者,全國統一的社保卡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統一,如果沒有全國統一社保網絡,形式上的統一可能不能實現根本上的“通存通兌”。“如果社保轉移接續不能實現如同銀行刷卡那樣方便的模式,像我母親這樣跨區養老、醫療的問題仍舊不能得到根本解決。”楊女士的女兒說出了很多職工的心聲。

  在省會某國企人力資源部工作的吳廣智(化名)認為,現在國家社保基金實行省級以下統籌,社保卡號的統一將有利于參保者在全國跨地區就業、社保接續轉移。然而,把社保卡和身份證號綁定,并非萬事大吉,實現社保卡的流動性和多功能化,還有很多后續工作要做。簡化手續,方便群眾,做好后臺服務,保障社保卡暢通無阻,才是解決社保卡現存問題的關鍵。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