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強推“一卡通”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長春日報
日期:2011-09-05 10:59:48
摘要:新學期開學,高校新生陸續報到,可誰曾想,迎接他們的除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笑臉,還有通信運營商客戶爭奪戰濃烈的硝煙味。近日,記者走訪發現,盡管國家政策明令禁止通信商的校園營銷行為,但不少高校仍與運營商簽訂排他性協議,強制學生捆綁消費等違規現象依舊存在。
新學期開學,高校新生陸續報到,可誰曾想,迎接他們的除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笑臉,還有通信運營商客戶爭奪戰濃烈的硝煙味。近日,記者走訪發現,盡管國家政策明令禁止通信商的校園營銷行為,但不少高校仍與運營商簽訂排他性協議,強制學生捆綁消費等違規現象依舊存在。
“開學前新買的手機用不了,在學校必須要統一用天翼的手機。”湖南工程學院新生王某說。他剛進高校的興奮一掃而空,有的只是不解和困惑。
原來,湖南工程學院的新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一并收到一張儲存了校園信息的手機SIM卡,且被告知在學校里吃飯、進圖書館乃至選課、查成績,都將依賴這張“一卡通”。
“"一卡通"只能與天翼手機的3G網絡匹配,這意味著我們都要更換手機。而且,跟其他校園通訊產品比,"一卡通"的通訊、上網費用都不便宜,還規定了每月保底消費39元話費。”一位同學說。
對這種強制性消費,很多同學表示非常不滿:“用不用手機、花多少話費是我們的自由,為什么一定要把校園服務和手機消費綁定在一起?”
事實上,就在6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就下發了《關于規范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校園電信業務市場經營行為的意見》,來規范校園文明營銷。記者看到,《意見》中明確指出,電信運營企業不得與學校簽訂排他性協議,甚至對“不得在錄取通知書中夾寄SIM卡”等都有了明文規定。
近年來,高校校園推行數字化建設,“一卡通”能加強校園管理,也能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便利。然而知情人士透露,不少高校的數字化校園建設往往依靠通訊運營商墊資實現,校方通過簽訂排他性協議,保證合作運營商的利潤空間。“不用花一分錢建數字化校園,還能拿到傭金提成,校方當然愿意讓學生成為"待宰的羔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