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物聯網與安防行業之間的微妙關系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技術在國內的研究與應用的深入,物聯網應用已經擴展到了安防業多個領域,例如:電視監控、防盜報警、門禁、智能家居等各系統傳感器的材質、種類的增加以及技術的提高;傳感器 RFID的應用增多等。據預計,到2013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4896億元,未來三年中國物聯網市場增長率都將保持在30%以上。那么,物聯網與安防業到底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安防不等于物聯網
中國安防行業經過了從傳統模擬時代到數字安防的升級,經歷了安防IT化、IP化,與通信技術、IT技術的融合,安防行業從IT化、IP化、集成化、高清化、智能化一路走來,安防系統經歷了從幾臺設備幾根線連接到局部組網再到多級聯網、遠程管理的成長過程,如今的安防系統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視頻監控系統,安防系統已經擴展成為可以集成各行業業務管理、數據傳輸、視頻、報警、控制于一體、可以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存儲、智能分析,調用的安防智能化綜合管理平臺。安防智能化綜合管理平臺開放、可擴展、兼容并蓄的特質決定了大安防一定會承擔成就物聯網發展重任的使命。
安防對物聯網的作用雖然如此重要,但是安防不等于物聯網。現有的安防企業不一定就能順利晉升物聯網安防。物聯網的核心是知和用。安防要滿足物聯網感知的需求,還必須要做多方面創新,如果不創新無法在物聯網中得到深入和廣泛應用。安防在物聯網時代的創新,第一是技術創新。要實現視頻的智能識別,智能分析和智能檢索;第二是方案創新。作為物聯網的核心應用部分,安防技術一定要與其他傳感器技術和網絡傳輸技術、計算機及存儲技術的融合,云存儲、云計算,也要根據物聯網的應用做一些頂層設計;第三是軟件平臺創新。實現多接入;數據整合分析和呈現;能夠提供分析實現事件的前移,能夠起到預警,早發現,早處理,降低風險,甚至可以通過研判,提供一些預案;第四是應用創新。實現安防與其他信息子系統的融合,實現新的應用。
如何用物聯網技術打造智能安防?
物聯網,在原來安防建設中或多或少體現了。以前都是有一些物聯網的特征,但是是不是我們現在做的智能安防就是物聯網,或者我們智能安防發展下去是不是跟物聯網殊途同歸呢?
其實,構建智能安防必須要實現以下幾個特點:
1、感知網絡化。我們要對網絡化設置,實現全區域、全對象、全特征數據采集。
2、數據綜合化。在采集的數據終,對數據進行比對。
3、滿足大量信息的應用。
4、關聯融合。這個不僅是技術實現的,還要提高關聯性,提高用戶總體的應用水平。
應用廣泛,現階段集成商受益不明顯
物聯網作為一個新鮮詞為大眾所關注,但實際上它只是換了種說法。據了解,在我國其實早就有很多軟件開發廠商在做與“物聯網”相關的軟件,例如同方、太極。
行業專家分析,物聯網對傳感器廠商和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商的受益比較明顯。“從產業鏈來看,在物聯網的應用中,兩類廠商受益最為明顯:一類是底層的傳感器廠商,而另一類是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商,傳感器廠商受益主要因為行業應用的推廣對傳感器的需求量巨大。如銀江股份、同方股份、太極股份。”
專家認為,物聯網的應用仍然存在成本、技術、政策、用戶壁壘等瓶頸,從目前情況來看,環保、安防、智能交通、農業、醫療推廣的可能性最大,而企業和個人的物聯網應用的普及仍然需要較長時間。專家表示:如果大家都在搞這個架構,物聯網的“量”集聚起來,我國的信息化就容易搞起來。
據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相聯的業務,跟人與人通信的業務相比,將達到30:1.因此,物聯網被稱為下一個萬億級的通信業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據賽迪顧問研究顯示,201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到2015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伴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系統集成商面臨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