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國產手機欲擺脫同質化泥潭 海爾打物聯網牌

作者:吳辰光
來源:北京商報
日期:2011-12-28 10:00:11
摘要:在智能手機愈發同質化的今天,國產廠商開始發力了。近日,海爾面向國內市場一舉推出12款智能手機,大打多屏融合與物聯網概念。海爾希望借此實現后發制人,并改變現有的市場格局。

  在智能手機愈發同質化的今天,國產廠商開始發力了。近日,海爾面向國內市場一舉推出12款智能手機,大打多屏融合與物聯網概念。海爾希望借此實現后發制人,并改變現有的市場格局。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此次海爾發布的12款系列產品,實現了與中國移動(微博)、中國聯通(微博)和中國電信(微博)三大運營商全網覆蓋,涉及人群覆蓋了學生群體、時尚人士和商務人士,產品價格從1000元-2199元不等。海爾稱此次的戰略是“高端不高價、低價不低端”。

  此次海爾智能手機最大的亮點就是其打造的“U-Home智能家居”概念。依托于海爾集團的優勢,海爾手機將與海爾家電實現連接,用戶可以通過一部手機來操作電視、洗衣機、冰箱等。

  海爾通訊中國區總經理司德新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智能手機將成為個人消費的首選,因此在智能上要有獨特的作用。此次,海爾手機提供海爾獨特的云服務,為用戶打造了溫馨的家居一體化生活享受。這套系統實現了手機屏、電視屏、電腦屏、PAD屏等設備的多屏融合,結合時下物聯網應用,用戶通過“任意一個屏”都可以實現與物聯網家電之間的信息互動。

  海爾早在1999年就進入了手機市場,雖然從沒放棄過這項業務,但近幾年由于缺乏旗艦型產品,海爾手機已在消費者心目中“銷聲匿跡”。目前,智能手機的競爭正處在白熱化的階段,作為后來者的海爾選擇在這個時刻進入市場無疑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海爾對此則認為,十幾年來,由于市場變化莫測以及競爭激烈,一些實力小、資金少的國產手機品牌已經消失了。堅持一直是海爾挺下來的原因。早進入市場不一定是正確的時間,反而更像盲目跟風。

  一直以來,海爾集團在國內家電領域有著極大的優勢,此次也想借助海爾品牌在國內的影響力來提升海爾手機的市場地位。不過,業內人士指出,品牌大并一定每個業務都受市場認可。此前的微軟和愛立信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兩家廠商雖然在軟件和通信設備領域把持著第一把交椅,可手機業務卻是一個沒做起來,一個已經倒下去了。這無疑也是海爾手機將面臨的問題。

  對此,海爾卻是信心十足。“我們將在明年一年內實現銷量800萬-1000萬部,進入國內廠商三甲之列。” 司德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