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信息化瞭望:香港機場的IT管理之道

作者:Sucmef
來源:比特網
日期:2012-02-07 13:51:17
摘要:在物流貨物運輸方面香港機場在卞家振的帶領下也走在了信息化建設的前列,凡是進入香港機場的貨物必須打上電子標簽,即RFID,由于物流運輸管理系統與機場的IT管理系統內部是打通協同工作,所以在通往機場之前的最后一道地鐵抑或海運上只需check-in,,即可知道貨物的相關信息,運輸管理在無形中降低了貨物囤積的風險。與過去相比,不只在運輸效率上得到了提升,數量上也翻了一番。運輸輸量從去年每小時8000件到今年的每小時16000件,整整翻了一倍,卞家振說。
關鍵詞:RFID香港機場

  最新數據顯示,受海內外客流量迅速增長的推動,2011年香港國際機場客流量增5.9%至5,400萬人次;而飛機起降量約33萬架次,上升8.9%;貨運量卻跌數個百分點至390萬噸。即使貨運量下跌,但相關三項的實際數字較早前所預測的,已提前達標。在巨大人流吞吐量的推動下,香港國際長擬建第三條跑道以應對,迅速膨脹的人流吞吐量,73%受訪者表態支持斥資1,362億元興建香港機場第三條跑道,以提高香港競爭力。

  如此巨大人流吞吐量,對于香港國際機場IT管理模式是一個重大考驗,在日益重視IT管理的現狀下,香港機場自然早有部署IT管理系統,但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其他行業也許只運行一到兩套IT系統就能滿足日常的工作需要,機場至少需要十套以上的IT管理系統,諸如檔案管理、人事管理、航顯管理、財產管理、固定資產管理、離港管理、廣播管理等等。如果說機場人流吞吐量的增加對機場提出了挑戰,那機場所有信息系統的管理對IT人員提出了更大挑戰。

  一旦運行不好,某些技術互相抵觸,功能重復浪費,系統孤島廣泛存在,管理無法形成合力。

  香港機場與上述截然相反,在香港機場管理局首席資訊主管卞家振帶領下,香港機場目前已躋身于亞洲人流吞吐量巨大的機場行列之中。

  對航空行業IT管理領域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卞家振來說,機場的IT管理建設,與傳統的IT管理有天壤之別,這里不只有辦公系統、業務系統、數據分析系統等,還有其他需要與這些系統協同工作的信息管理系統,而且這些信息系統要時刻保持著協同運轉工作,一旦其中一個垮掉,整個IT管理流程無法進下去,最后造成的結果可能導致機場癱瘓,所以對機場的IT人員來說,肩負機場的IT建設使命責任無比重大,卞家振說,其中最重要的,尤其對于國際大型機場的IT建設“創新”最為重要。

  在香港機場管理局工作已有一個多年頭之久,給汴家振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IT管理觀念也隨著這種技術潮流的變化而開始發生深刻改變,在家里有電腦可以聯網、在路上有移動設備可以3G抑或wifi聯網、人們對IT認識關鍵轉換期也許基于上述兩種可能性最大。

  于是汴家振來到香港機場做的第一件事,讓機場開通免費無線上網服務,這樣不僅方便顧客而且對于機場內部員工辦公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從部署wifi無線上網服務這步棋中可以看出,汴家振所要做的工作不是只為顧客和員工提供上網服務那么簡單。

  坐過飛機的人都知道,在飛機因天氣原因抑或其他因素導致飛機無法按時起飛時(香港機場出現這種可能性很小),顧客第一想到的是想要找從相關的機場服務人員問個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飛機延誤起飛,甚至造成的經濟損失由誰負責,在過去你可能按照相關指示牌進行查找相關工作人員,或者打客服電話,現在不是這樣了,卞家振說,在機場內隨處可以見到機場服務人員,簡稱“大使”,手持移動設備,顧客一般需要咨詢的問題大使完全可以完成,因為他手中的移動設備辦公與你到機場相關部門看到相關工作人員坐在PC前給你查詢的咨詢模式時一樣的,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終端不一樣,這種辦公模式是傳統PC辦公遷往移動終端辦公的一種方式,也是香港機場下一步IT建設的重點布局。

  現在機場維修部門已要求配備移動辦公設備,對于突發情況判斷的時間要比傳統坐在PC前少很多,這樣維修人員有充足時間進行檢測,達到快速檢測、快速維修、縮短時間以避免機場囤積貨物、人流難以把控現象的出現。

  在物流貨物運輸方面香港機場在卞家振的帶領下也走在了信息化建設的前列,凡是進入香港機場的貨物必須打上電子標簽,即RFID,由于物流運輸管理系統與機場的IT管理系統內部是打通協同工作,所以在通往機場之前的最后一道地鐵抑或海運上只需check-in,,即可知道貨物的相關信息,運輸管理在無形中降低了貨物囤積的風險。與過去相比,不只在運輸效率上得到了提升,數量上也翻了一番。運輸輸量從去年每小時8000件到今年的每小時16000件,整整翻了一倍,卞家振說。

  事實上,機場的業務流程復雜性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復雜,物流運輸、移動辦公只是整個機場實現信息化的其中一小部分,為了降低事件發生概率,IT業務部門要時時通過數據分析系統(BI)進行周密分析部署,比如,飛機何時起飛、何時降落、走了總路程的多少等等這些數據都要使IT管理人員了如指掌,心知肚明。因為這些數據對人流吞吐量能否有效把控、天氣何時變化、物流貨物運輸能否囤積至關重要。

  再比如隨著機場人流吞吐量的增加,進駐機場無論數量還是種類的零售商都在不斷增加,大量零售商的涌入對機場在有限的物理空間內承受眾多零售商的加入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挑戰,挑戰的是業務信息管理系統的業務處理能力、反應能力,卞家振說。

  目前香港機場內部移動辦公、物流貨物運輸、相關數據分析以及業務處理能力的一系列管理流程下來,在卞家振帶領下的IT管理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將傳統辦公管理方式轉變成了現代企業需要的信息化技術辦公管理方式,以應對復雜多變的業務管理模式。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