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舉辦“南方談話20周年與深圳十大觀念專題論壇”
	  2月23日上午,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南方日報社、南方雜志社、南方周末報社承辦的“觀念影響中國——南方談話20周年與深圳十大觀念”專題論壇在深圳市舉行。
	
	  今年是小平同志南方談話20周年。二十年前,88歲高齡的鄧小平,坐著從北京駛出的專列,開啟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南方之行。鄧小平發表的一系列石破天驚、振聾發聵的精辟論斷,引領中國朝著改革開放的正確航向破浪前進。20年來,深圳沒有辜負小平的期望,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以輝煌的巨變、以美好的前景,生動呈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大的生命力。
	
	
	俞可平、丁學良、李鳳亮進行對話
	
	  2010年,一位深圳人自發地在網上寫下了他印象最深、對他影響最大的深圳觀念和口號,這段文字迅速地喚起了全體深圳人的集體回憶,成為了后來轟轟烈烈的“深圳觀念”評選活動。通過全民的評選與專家的考察,最后選出了十大“深圳觀念”,并集結出版。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觀念是變革的動力。“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敢為天下先”等一系列發源于深圳這片熱土的“十大觀念”,之所以產生廣泛影響,是因為這些觀念唱響了改革開放時代的最強音,引領了社會的發展進步,它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記憶,它們不獨屬于深圳,而是時代留存的共同精神財富。
	
	  《深圳十大觀念》一書出版后,專家與讀者都認為,這十大觀念是對特區改革開放的精神總結,反映的是時代觀念和價值理念,而這些價值觀恰恰是在二十年前的“南方談話”中確立下來并得到發揚光大的。
	
	  本次論壇上,主辦方邀請了“南方談話”的親身見證者、香港商報總編輯陳錫添,他是當年鄧小平的隨行記者,寫出了新聞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享譽中外,他以記錄者的身份講述南方談話的精神,點評深圳的發展觀念。
	
	  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做了題為“思想解放要徹底”的演講,站在更大格局,對中國改革開放之路做出觀察總結,強調解放思想是深圳也是中國過去二十年成功的原因,并希望能夠長遠堅持。其他發言嘉賓還有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深圳大學副校長李鳳亮等。
	
	
	俞可平演講
	
	  本次論壇還邀請了兩位特殊的嘉賓,一位是《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作者、美國人庫恩博士。庫恩對深圳十大觀念十分認同,尤其是其中的“寬容失敗”和“來了就是深圳人”。他從大洋彼岸錄制了一段視頻了表達他對深圳的傾慕和期許。
	
	
	深圳大學學生周積鵬
	
	  還有一位是深圳大學學生周積鵬,他是在“忍夠了”系列海報的風波中,創作海報“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大二學生,他的海報在一種負面情緒的發泄中成為“正能量”的亮點,也作為非官方行為為深圳贏得了一篇喝彩。
	
	  論壇的壓軸環節,是出席的演講嘉賓就“觀念推動中國改革下一步”為題進行了對話,探討在“南方談話”過去二十年的實踐中得出的啟示,有哪些觀念將繼續推動深圳和整個中國的進一步發展。
	
	  “深圳十大觀念”,是對“南方談話”最恰當的紀念和獻禮。研究觀念對一個城市的影響、對整個中國的影響,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