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做三農發展的堅實后盾――天津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亮點掃描

作者:張妍
來源:中國氣象報
日期:2012-02-24 09:03:15
摘要:為進一步落實2012年天津市“民心工程”的建設要求,加快推動天津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天津將搭建涉農信息服務資源平臺,建設500個農村信息服務站和1500個農村信息服務點。該工程將聚合農業、氣象、文化等多元信息,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平臺。

  為進一步落實2012年天津市“民心工程”的建設要求,加快推動天津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天津將搭建涉農信息服務資源平臺,建設500個農村信息服務站和1500個農村信息服務點。該工程將聚合農業、氣象、文化等多元信息,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平臺。

  天津市氣象局副局長郭虎告訴記者:“市氣象局將把氣象信息服務站與該工程融合,進一步延伸氣象為農服務的觸角。”

  加強領導 扎實推進 努力增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能力

  近年來,天津市氣象局高度重視“三農”氣象服務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增強農村氣象防災減災能力為重點,以鄉村氣象服務專項建設為主要抓手,為“三農”發展作出了諸多貢獻。

  郭虎說,“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級、區(縣)、鄉(鎮)、村(街)四級氣象災害防御示范體系;建立了集手機、電視、廣播、網絡、聲訊電話、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農村大喇叭等多種手段為一體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在全市12個區縣建成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106個、村級氣象信息服務室41個;建成農村氣象預警大喇叭100余套、氣象信息電子顯示屏110余塊;建成擁有3500多人的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此外,我們還組織開發了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管理網,實現了市氣象局、區縣氣象局、氣象信息服務站的三級聯動。”

  2011年,武清區和寶坻區作為全國鄉村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區縣,得到了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經過近一年的建設,兩區基本形成有效聯動的應急減災組織體系和預防為主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機制,建立了氣象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和以設施農業氣象服務為特色的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武清區和寶坻區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鄉鎮氣象信息電子顯示屏和村級氣象信息員覆蓋率均達到了100%,完成了區縣級氣象信息發布平臺、農業氣象服務平臺的建設,初步摸索出符合天津“三農”發展的氣象服務方式,有效帶動了全市各區、縣全面開展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

  去年,天津市氣象局多次召開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的推動會、交流會,積極推廣武清、寶坻鄉村服務專項建設經驗。郭虎說:“今年,在中國氣象局大力支持下,靜海縣和寧河縣又入選了2012年‘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縣,這為進一步提高全市氣象部門為農服務水平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需求引領 突出特色 大力加強現代農業氣象服務能力

  為更好地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天津市氣象局深入分析當地現代農業發展對氣象服務的新需求,緊緊把握當地農業向規模化、園區化、設施化加快發展的新機遇,集中力量突出抓好設施農業氣象技術研發和應用服務,以此提升本市現代農業氣象業務體系的建設水平。

  2011年12月,天津市氣候中心攜“物聯網技術在農業氣象監測與災害預警服務中的應用”項目參展在印尼舉辦的中國適用技術展覽會。該項目介紹了物聯網技術在設施農業氣象觀測上的應用,受到中外友人的高度關注。

  近年來,天津市氣象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成功研發了多項氣象為農服務新技術。該局建立了設施農業氣候監測預警綜合業務服務系統,實現了集氣象要素自動監測、數據遠程傳輸、溫室小氣候模擬、溫室氣象預報產品制作與發布、災害預警于一體的業務模式,并可通過手機短信、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發布溫室內外氣象監測預報和預警產品。

  截至目前,市氣象部門已在全市10個涉農區縣建立了設施農業氣象服務示范基地,在每一個示范基地都建立了實時無線傳輸的多功能小氣候自動采集監測系統,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市主要農業區縣的典型設施農業小氣候監測網。

  在現代氣象監測預警平臺的支撐下,天津市氣象局積極研發氣象為農服務產品,實現了土壤墑情逐旬分級預報、糧食作物滾動產量預報、農業干旱逐日動態監測,并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逐月蔬菜產量預報。同時,通過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等發布手段,市氣象部門積極開展“直通式”的現代農業氣象服務。目前,針對種、養殖大戶發布的專業短信超過1萬多戶。在設施農業基地建成的涵蓋氣象預報預警信息、農作物市場價格信息的電子顯示屏,服務輻射面積超過30萬畝。氣象與農業、林業、水產、畜牧等相關部門聯合打造了為農服務電視節目《談天說地》,受到農戶的廣泛歡迎。

  此外,市氣象局還建成了“天津市設施農業氣象信息網”,實現了各區縣未來七天天氣預報,各觀測點日光溫室內外氣溫、地溫、濕度和輻射等氣象數據信息以及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實時發布,為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戶提供了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氣象信息的數字化平臺。

  農村是氣象災害防御的薄弱地區,農業是最易受天氣氣候影響的脆弱行業,農民是最需要提供專業氣象服務的弱勢群體,郭虎說:“天津市氣象局將堅持氣象為農服務不動搖,堅持把氣象為農業服務作為首要任務,不斷提升農業氣象服務水平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能力,做‘三農’發展的堅實后盾。”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