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過冬,科密取暖
電商是否進入寒冬?
2011年年初馬云曾放言:未來十年,電商企業絕大部分都會倒閉,言下之意,未來電子商務行業競爭殘酷。與馬云觀點不謀而合的還有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劉強東。他在2010年初指出,2012年至少會有5家大型B2C電子商務公司慘淡收場,同時倒閉的中小B2C將超過幾十家。
2011年電子商務經歷了團購過山車式的發展,大起大落,從千團大戰到哀鴻一片。
目前,電商處境尷尬,惡性競爭、營銷成本、廣告成本、不斷上漲的配送物流成本壓得電商喘不過氣。
從種種跡象來看,電商寒冬的號角似乎已經吹響了。
國家出臺電商政策
在寒冬中,電商企業要怎么走?
早在電商寒冬出現前,國家就已經出臺了對于規范電商行業的相關政策。在“十二五”規劃中,政府將電子商務納入規劃的范籌,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體系,加強法律法規,從政策上支持、引導、規范電子商務的發展。
從國家政策的層面看,電商行業將進一步規范化,市場化,從而也提高電商行業的進入、競爭門檻。在這個寒冬中,一個企業冒然進入、赤手空拳就能打出一片天地的時代似乎已經不存在了。
中國電商的市場前景
2010年美國來自B2C領域的網絡零售額為1425億美元,約占全美商品零售總額的8%,占網絡零售總額的80%。相對于美國,僅占商品零售總額3%的中國網購還遠沒有觸到天花板。
國家的“十二五” 規劃中對于電子商務提出:到2015年,電子商務要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中國網購用戶的增長潛力及剛性需求市場足以支持電商行業發展。
春天總會來,春天總是美好的,但是春天要多久才能來,又有多少電商企業能夠在寒冬中“挺住”,迎來真正屬于它們的春天呢?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問題是冬天到底會持續多久了?
科密的電商之路
雖然電商的春天很美好,但是電商的寒冬卻讓很多準備進入電商的企業望而卻步。因為他們這些新手可能一進電商,就會被這個寒冬給凍僵了,從“勇士”變成為了“烈士”。
然而卻有這么一些人,寒冬也抵擋不住他們試水電商的決心。
曾獲得“2011中國辦公用品十大品牌”中的第一品牌的企業——科密,卻在寒冬之季試水電商。科密是傳統的企業,走的都是傳統的渠道銷售,而涉及電子商務領域也是走基本網絡渠道,真正運用電子商務整體的解決方案比較少。是什么原因讓科密這樣的傳統企業對于電商躍躍欲試?倡導辦公安全的科密將先進成熟的指紋生物識別技術運用于開發保險柜上,自此開始保險柜運營,以線下連鎖專賣店以及線上電子商務相結合的營模式。保險柜也成為了科密試水電子商務的契機。
目前,整個電子商務行業正處于寒冬時期,各大電子商務企業已進入“過冬”的備戰狀態,傳統企業出身的科密在此時試水電子商務的時機是否適合呢?科密要拿什么來“挺住”?
2012年4月23日,科密保險柜淘寶商城旗艦店正式開張。據旗艦店負責人說,電子商務要取得成功,除了要有資金、產品、科技等實力外,還要開發適合網上客戶消費的保險柜,例如為客戶提供更多時尚、家居、有創意的保險柜。還有下個階段,科密將為客戶提供一個全方面的360度的體驗平臺。
理性可能是癲狂,癲狂未必不理性。穩扎穩打的傳統科密,選擇此時此刻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是否合適宜,我們無法妄下判斷。但深深祝福科密在未來的戰場中存活下來,為這個寒冬帶來春天的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