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醞釀推出“就診一卡通”
近年來,南昌各醫院都開始興起電子化看病,要求每位病人都要辦一張醫院就診卡。雖然就診卡功能在不斷增加,但因其功能單一,仍然給許多病友帶來了不便。近日,一位名為“獅子座”的網友發帖稱,大多數醫院開始普及就診卡,一些醫院推出在自助掛號機上實現刷卡掛號、繳費,節約了就診者大量排隊的時間。但是,由于多數醫院就診卡的功能并不完善,若丟失、忘帶就診卡還得重新辦理,給許多病友帶來不便。
網友希望,南昌醫院能夠推出一張“就診一卡通”,僅一張卡就能夠在南昌各家醫療機構使用。對于網友的反映,記者展開了一番調查。走訪中,記者發現,多數醫院就診卡的功能較為單一,且重復辦卡后,患者之前的信息都將丟失。此外,記者了解到,市衛生局正在配合衛生部醞釀開展推行“居民健康卡”的工作。
  .jpg)
▲就診卡自助終端機
【網友反映】
就診卡功能較單一反復辦卡帶來不便
據網友“獅子座”反映,雖然南昌許多醫院都要求病人辦理就診卡,但多數醫院就診卡的功能比較單一,且不能給市民帶來便利。“如今看病必須要有就診卡,而每家醫院的卡又不兼容,所以每到一家醫院都要辦一張就診卡。長此以往,許多市民手中都有很多不同醫院的就診卡,一方面造成了資源浪費,一方面確實帶來了不便。”網友說,如果丟失或沒帶就診卡還需要在醫院另外辦理一張就診卡,對于老年人來說,這么多就診卡給他們帶來了許多麻煩。他建議,各醫院應該不斷增加就診卡的各項功能,盡快將各醫院系統信息聯網,早日進入南昌就診卡“一卡通”時代。
【記者調查】
江西人民醫院:就診卡僅有身份識別功能
昨日,記者來到江西人民醫院進行調查。在門診部掛號窗口,記者看到許多人在各個窗口排隊掛號。在現場,記者注意到辦理完掛號手續的病人手上分別持有一張就診卡、一份病歷以及掛號費憑據。對于病歷與就診卡有何區別的疑問,窗口的值班醫生告訴記者,就診卡的功能主要是登記每位病人的基本個人信息,而病歷主要是為門診醫生看病所用。
據江西人民醫院信息科的蔣科長介紹,該醫院就診卡的功能還在不斷完善當中,但目前就診卡只有身份ID識別功能。“現階段,紙質病歷和就診卡都分別起到不同的作用。當然,就診卡未來發展的方向是集病歷、繳費、電子錢包功能為一體。”蔣科長說,如今,外省一些發達城市已經將就診卡發展成了具有電子錢包和電子病歷雙重功能的卡,它不僅記錄了病人的基本信息、病史,還擁有掛號、充值、打單、繳費的功能。
補辦就診卡病史將無從查證
“當病人辦理就診卡并掛完號之后,門診醫生的電腦上很快就會出現病人的基本信息。”蔣科長說,江西人民醫院已建立了門診醫生工作站,每個科室的醫生都可以通過該工作站了解病人基本信息和病史,隨后作出合理診斷。
蔣科長還向記者介紹道:“門診醫生工作站內顯示的信息和病史只能體現出同一個病人在同一張卡上看病的記錄,但是如果病人的卡丟失或者沒帶,補辦就診卡后,即使是同一張身份證辦理的就診卡,以前的信息和病史都將無從查證。”
昌大一附院:自助就診卡可掛號、充值
隨后,記者來到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醫院一樓大廳內,記者看到除了門診掛號窗口有許多人正在排隊掛號繳費外,幾臺自助終端機前也擠滿了人。走近后發現,這些人都是在通過機器掛號、繳費以及辦理相關手續。在現場,記者看到,一樓大廳內有六臺這樣的機器。記者發現,自助終端機上方貼著機器的功能,分別為自助發卡、充值、掛號、繳費以及取報告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使用自助終端機必須持本人身份證在機器上辦理自助數字化就診卡,該卡功能包括充值、掛號、繳費、打印報告單等。“用自助就診卡在自助終端機上掛號、繳費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所以這種方式已經在昌大一附院內普及起來。”工作人員說。
醞釀銀行卡與就診卡綁定開展銀行卡充值功能
在醫院內,記者發現幾乎每層都放置了自助終端機,且許多人都愿意接納這種更為先進的就診方式。據昌大一附院門診部的江醫生介紹,昌大一附院為病人提供了普通就診卡和自助數字化就診卡兩種不同類型的功能卡。普通就診卡需要在門診掛號窗口辦理相關手續,而自助就診卡則可以通過機器自助完成所有手續。當病人進診室看病時,這兩種就診卡都能通過讀卡器讀取到醫生的電腦當中。
“昌大一附院自助卡的功能在全省處于領先地位,現階段,市民可以在自助就診卡內充值,并進行繳費,起到電子錢包的作用。”江醫生告訴記者,昌大一附院正計劃與銀行合作,開展銀行卡充值的功能。將銀行卡與就診卡綁定,病人可通過刷銀行卡的方式繳費。“如果銀行卡充值的功能順利開展起來,可以很好地解決一些病人繳費不便的問題。”江醫生說。
多家醫院:就診卡浪費現象嚴重
隨后,記者來到南昌中西醫結合醫院,發現在該醫院辦理就診卡需要填一份信息單,而就診卡的功能比較單一,只起到識別個人基本信息以及取藥的作用。接著,記者又來到江西中醫院和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發現這些醫院的就診卡的功能都非常簡單,只起到登記個人信息作用。
在許多醫院里,記者看到,門診掛號窗口前都排滿了前來看病的市民,幾乎每人手中都持有一張醫療就診卡。而在醫院門診大廳的角落里和垃圾桶附近,都能找到許多被拋棄的就診卡,浪費情況非常嚴重。
“每到一家醫院就要辦卡,我家里都存了10幾張醫療卡了,實在太多。由于沒帶卡,我好幾次都補辦了就診卡,看完病以后這些卡留著也沒什么用,干脆就丟掉。”在醫院看病的市民王女士說,就診卡被丟棄的情況十分普遍,確實是一種資源浪費。她建議,醫院應該將就診卡的功能完善,并實現“一卡通”,只有將就診卡的價值提升,才能減少這種浪費。
市衛生局:
配合衛生部醞釀推出“就診一卡通”
對于這一情況,記者與南昌市衛生局的負責人劉主任取得了聯系。劉主任表示,各醫院都在不斷完善就診卡的功能,而醫療“一卡通”的設想,也并不是奢望。她表示,衛生部在今年已經印發了《居民健康卡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其中就涉及到了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一卡通”的問題。“衛生部發通知后,全國很多地方都開始實施‘就診一卡通’,但南昌還沒有開展具體的工作。我們會根據衛生部的要求逐步安排計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南昌將實現‘就診一卡通’。”劉主任說,南昌市衛生局已經轉發了衛生部的這一通知,并在網上進行了公示,具體的工作計劃要等上級部門安排。
據記者了解,居民健康卡主要有4項功能。一是身份識別;二是跨機構就診一卡通。通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與各類業務應用數據庫進行交互處理,實現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逐步實現全國就醫一卡通;三是存儲基礎健康與主要診療信息,實現居民健康管理。四是新農合費用結算與擴展功能。支持金融等擴展功能,如與金融機構聯合發卡,用于金融結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