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在家也能買電繳費
站在物聯網產業園區大道上,推土機轟鳴聲不時從園區內傳來,雙流縣投促局副局長、縣物聯網推進辦主任徐雪峰只得提高嗓門:“截至今年4月,這里已經引進物聯網產業項目26個,協議總投資326.86億元。力爭到2015年,雙流物聯網產業規模達500億元……”
在成都(雙流)物聯網產業園區,在雙流智通交通指揮中心,在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物聯網已經搭起了一個大舞臺。
天府新區核心區,物聯網載體正成形
成都雙流,天府新區核心起步區內,一個3.5平方公里的物聯網產業園區正蓄勢待發。指著一幢幢建設中的廠區,徐雪峰介紹到,目前園區主干道(工業大道、物聯網大道、華陽迎賓大道延伸線等)已建成通車,引入市場機制,建設了12萬平方米物聯網科技孵化園和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今年八九月份,你們可以再來物聯網產業園看看”。
據介紹,截至今年4月,園區內初步形成了以嘉石科技微晶園項目為代表的高端芯片制造,以大唐電信為代表的系統集成,以感知中國(成都)中心為代表的服務總部基地,以中國電信IDC為代表的云計算基地的產業布局。“物聯網是雙流縣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我們要打造的是物聯網產業基地。”在發展物聯網產業方面,雙流縣設立了專項資金,從2010年起,縣財政每年設立2億元專項資金予以扶持。根據雙流縣制定的全國首個縣級行政區域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雙流縣物聯網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力爭到2015年,雙流物聯網產業規模達500億元,培育物聯網企業200家,從業人員達10萬人,產業面積1000萬平方米。
服務民生,物聯網讓生活更方便
走進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一個個與眾不同的氣表、水表、電表和閥門。總經理雷新民說,物聯網和市民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公司研發的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遠程抄表系統、預付費系統等就是物聯網技術在水、電、氣行業的應用。”
雷新民介紹,通過物聯網技術,市民不再需要用卡充費購電,可通過系統平臺上網購電。對于燃氣公司而言,這項技術擺脫了傳統的入戶抄表方式。目前,這套遠程智能抄表系統在全國用戶200萬,其中成都用戶30萬左右。
這套遠程抄表系統目前還在進行燃氣泄漏報警系統、防入侵系統的研發。當傳感器發現有用戶出現燃氣泄漏濃度超標的情況后,預警系統會自動報警并適時自動關閉燃氣閥門。防入侵系統則主要是預防燃氣管道炸裂、施工破壞等情況。通過在燃氣管道上鋪設光纖,通過傳感器感知震動、壓力值等數據來進行判斷。
對于物聯網技術在基礎性民生工程方面的應用,雙流縣的思路是運用物聯網技術,做好社會管理大平臺這項課題。
在雙流智能交通指揮中心,投資3000多萬元的雙流縣智能交通系統一期已安裝完畢。該套系統包括有道路交通動態誘導系統、交通視頻監控系統等八大系統。
目前,該套系統正在進行系統調試,預計于7月1日試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