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車貼電子標簽 運營全程可控
昨日,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召開渣土車綜合管理系統運行專家評審會,以RFID電子標簽技術為支撐的管理系統順利通過專家驗收,并將在灃東新城渣土車管理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全程監管
射頻技術無線傳輸堵住管理漏洞
為有效地進行渣土車運營管理,灃東新城打造了以低成本、見效快、重持續為特征的渣土車綜合管理系統。該系統利用RFID(射頻識別)電子標簽技術,使渣土運輸單位、車輛、建筑工地、垃圾消納場實現全過程自動化統一管理。而以往通過GPS監控只能采集到渣土車的行駛軌跡。
電子標簽系統包括安裝在建筑工地、渣土車、垃圾消納場的相關裝置,實時采集渣土車從進入工地到駛出垃圾消納場的全部數據,覆蓋運營全過程。記者了解到,RFID電子標簽安裝在渣土車前擋風玻璃上方,具有防拆卸和抗干擾等特性,當車輛經過工地出入口、主要路段、垃圾消納場出入口等位置時,相關設備可迅速讀取電子標簽中的數據,并通過無線網絡實時傳輸到監控中心。如果車輛從工地裝載垃圾后,未到指定的垃圾消納場傾倒,監控數據可及時反映。此舉有效杜絕了偷倒、亂倒渣土現象的發生,從根本上堵住渣土車運營管理漏洞。
先期運行
偷倒亂倒建筑垃圾現象大幅減少
“從系統先期試運行的情況來看,效果是非常不錯的。”灃東新城城管執法局副局長李建民告訴記者,2011年灃東新城用于清理非法傾倒建筑垃圾的費用約為300萬元,平均每季度花費75萬元左右。今年1月,上述管理系統試運行,一季度相關花費降到10萬元以下,建筑垃圾非法傾倒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據了解,灃東新城今年1月起開展了上述管理系統的試運行工作,為26個建筑工地、4個垃圾消納場配備了相關設備,在紅光路、阿房一路等4個主要路段安裝了監控設備,并為轄區內外18家渣土車運營資質單位的900余輛渣土車安裝了RFID電子標簽。從試運行的情況來看,這一管理系統實現了預期的效果。
未來計劃
每輛渣土車運營信息均可網絡查詢
“源頭采集,途中監控,末端核實。”全程參與項目實施的西安交大博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江開耀,用12個字概括了上述管理系統的特性。
他告訴記者,該管理系統在省內率先推出,今后還將進一步完善,比如加入影像采集系統,使監控和記錄的信息更加全面,同時還將嘗試打造開放的網絡信息平臺,使人們能夠方便地查詢到每輛渣土車的運營信息,以便從源頭上規范渣土車的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