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訪談報道  >  正文

著手基礎信息化建設 穩步發展智慧城市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物聯網世界
日期:2012-05-18 09:21:32
摘要:“智慧城市,靠的是信息技術的智慧,信息技術將改變城市的方方面面,從城市中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到城市中每個產業的生產方式,直到城市的運營和管理方式,都將“智慧化”或“智能化”。對城市來說,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是加快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手段。”鄭長春如是說。

深圳市貝爾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長春

  《物聯網世界》: “智慧城市”是2011年的明星詞匯,響徹全國。各地正火熱打造“智慧城市”,您理想的“智慧城市”是怎樣的一個城市?

  鄭長春:智慧城市,靠的是信息技術的智慧,信息技術將改變城市的方方面面,從城市中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到城市中每個產業的生產方式,直到城市的運營和管理方式,都將“智慧化”或“智能化”。對城市來說,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是加快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手段。

  貝爾信提出的智慧城市,是指用新一代信息和通訊技術,主要是智慧信息通訊技術(簡稱IICT技術),包括以人工智能和模式識別技術,智能感知和自動語義識別及統計技術,大容量智能存儲技術,高倍壓縮傳輸高清格式視頻圖像技術,新型計算機圖形技術,多媒體圖像表現技術,3DGIS實景建模和虛擬現實技術,目標識別和自動跟蹤技術,結合已有的網絡信息化技術,有線與無線網絡組網和傳輸技術等,為政府決策辦公和應急指揮提供智能可視管理的基礎信息平臺,并服務于民生,應用于企業和社會團體。

  所以,智慧城市是對未來理想生活的一種美好愿景,人們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盡享便利的生活,并與環境和諧相處。智慧城市更是解決目前城市發展過程中遭遇到的安全隱患、矛盾突出、資源不足、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制約城市發展問題的惟一途徑。

  《物聯網世界》:貴公司在“智慧城市”領域有哪些創新模式、產品、方案及成功合作項目? 

  鄭長春:智慧城市的發展,首先要靠技術實施的落地,其次靠的是服務到位。貝爾信憑借對平臺、系統、軟件、硬件的強大研發實力和誠信、創新的企業精神,在國內率先提出了:(1)智慧城市及智慧城市綜合體;(2)智慧行業;(3)智能產品(IVS,ITS,VIDC)以“智”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綜合體的細分市場上,貝爾信已經在電子政務、應急指揮、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城管、能耗監測和節能環保、智能停車場、城市3D建模等方面建立了智慧城市統一管理平臺所需的關鍵模塊。

  貝爾信智慧城市的建設方案在縱向上主要是管理構成城市運行的各項資源和載體性要素;在橫向上是可管理政府各職能機關部門。縱向包括城市社會化管理、智能交通、智能樓宇、節能環保、基礎設施、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數字礦山、智慧商業運營、智慧金融等多個領域,從人口、電力、人文、地質、氣象、環境、金融、道路、車輛等多種資源要素出發實現智慧城市的多維度建設。橫向包括政府的應急指揮、公安消防、交管控制、綜合執法、衛生防疫、市容監控、環境衛生、建筑施工、環保監控、安全生產、食品藥品、校園安全、社區管理等,這些方案將政府的各項管理職能互聯互通,防止造成信息孤島和資源浪費。

  就目前的發展狀況看,貝爾信公司在湖南株洲與當地政府合作成功建設了湖南省一號重點工程的“智慧神農城”項目,其子項目包括:智能安防和應急指揮,智能樓宇、能耗監測和節能環保,車輛監測和智能交通,停車場智能引導和反向查詢,商業智能和后臺信息管理,智能化辦公和品牌展示等。2012年開始,貝爾信落地了中國第一個智慧城市項目——天津“智慧和平”的建設,包括14個城市級子系統的建設。隨著貝爾信在若干直轄市、省會城市和二級城市項目的簽約落地,貝爾信將在城市信息化總體規劃、智慧學校、數字礦山、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旅游等智慧行業和領域迅速形成開放、兼容的模塊。在形成和應用上述智慧行業模塊的過程中,貝爾信將運用嵌入式產品上的獨到研發優勢,提煉出能實現一站式銷售的智能產品線。目前已經或將逐步應用在天津智慧和平區、智慧沈陽、上海智慧臨港、智慧紹興、智慧涪陵等地的建設上,并且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

  《物聯網世界》:在“智慧城市”發展中,如何正確看待政府、企業的作用?

  鄭長春: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政府的強力協調。這里說的協調不是為企業獲取訂單所需,而是在電子政務及公共服務智慧化中如何整合政府行業主管部門信息化的協同管理與服務,如何實現信息資源交換共享、消除信息孤島,做到為市民提供更便捷實惠的協同服務,讓政府實現資源共享節省投資。這些需要政府的強力協調,是首長工程。

  在政府的宏觀協調下,企業主要是起到服務需求的作用。從貝爾信運營智慧城市的程式來看:智慧城市需要頂層設計、系統架構和底層技術的結合。剛剛提到的貝爾信三大核心技術,就是智慧城市最最核心的技術支持;貝爾信的系統架構包括基礎信息化、全景可視化、后臺數據處理,實現的是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化的管理;在頂層,智慧城市應用于政務——幫助政府決策辦公、服務于市民——方便城市運行、服務于商務——用于企業管理。這些需要政府的主導作用,企業的服務實現需求。

  《物聯網世界》:對“智慧城市”的發展,您有怎樣的建議和思路?

  鄭長春:智慧城市的建設,將會帶來城市居民的全新體驗。比如智能交通、智能監控、智慧醫療、智能出行、移動電子商務等等。這些都是新的“現代服務業”。所以它既是投資,同時也將形成巨大的消費市場。據保守估計,智慧城市產業的發展,將至少拉動5萬個億的經濟增長值。

  智慧城市需要先進技術的創新。從目前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來看,城市安全、城市交通、城市環保節能、城市醫療等諸多問題,都需要更高性能的、更方便的技術和設備。而且在引入高精尖技術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高科技的不確定性和其發展規律,及時淘汰不再先進的技術,適時引入最有效、最先進的高科技技術或企業。

  智慧城市將會帶來新的服務經濟。城市中的水、電、氣,都將變成服務,出現新的服務供應商;政府也會因為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甚至統一管理運營平臺的出現逐漸轉變成為公眾服務的角色。因此智慧城市真正要考驗的是政府的決策智慧,并在社會管理的過程中逐步轉化成服務型政府。

  《物聯網世界》:在“智慧城市”的發展中,您認為有利的條件有哪些?存在哪些阻力?如何解決阻力問題?

  鄭長春:我們認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需要底層技術、系統架構和頂層設計的配合。目前的有利條件是底層技術和系統架構已經成熟,關鍵是頂層設計和應用的部分能否真正落地實施,并且滿足各地政府的需求。

  關于阻力問題,則需要從智慧城市的建設目的進行分析。智慧城市建設,目的是支持政府決策辦公并服務民生,可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統一管理平臺。建設統一的政府可視化智能管理平臺,預留多系統接口,系統可逐步升級。第二步:子系統接入。多系統政府子系統對智慧城市十大城市要素進行智能感知和云計算接入。第三步:實現城市運營。VAE分系統智能化解決方案,形成統一的城市運營平臺。由此,阻力便產生了:政府是否有打通各個子系統的勇氣和執行力。對于貝爾信來講,這需要樣板工程,我們的項目很快,2012年就將出來建成的樣板,我們相信這將會為未來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帶來助力。

  針對以上闡述的現狀,為解決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阻力,貝爾信認為在建設智慧城市中應具有如下三個特點:

  1. 長期、常態。智慧城市是政府智慧信息化和產業智能化的升級,由于全球性智能化技術的長期升級,智慧城市建設不是一個短期的運動,而是今后政府和企業必須長期適應和進行的常態化活動,適者生存,不適者必將淘汰。

  2. 基礎、持續。智慧城市建設涉及方方面面,包羅萬象,應當與城市管網道路通訊設施一樣,不是概念性的東西,而是今后城市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因為信息的平衡、對稱都是暫時的,不平衡不透明不對稱則是長期永遠的。所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城市管理者必須持續進行智慧城市城市。

  3. 信息、革新。智慧城市是高端的信息產業,其建設必將深遠地改變城市中的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在城市中互相聯系、上下級管理和聯動運行的業態。

  《物聯網世界》:您認為“智慧城市”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您如何看待智慧城市的發展前景?

  鄭長春:智慧城市帶來的影響分三類:對市民的影響、對企業的影響和對政府的影響。

  對市民的影響就是出行更方便、快捷,辦事更有效率、生活更簡單、社會更加和諧了;對于企業來說,真正打通了信息孤島,實現了以人為本、便捷舒適、綠色低碳、和諧管理、協同服務、產業轉型;對政府的影響則體現在可看到的智慧城市建設效果上:1)智能感知,可視化的數字城市,全城市各行業逐步智能感知,全市關鍵建筑物+路口+周界+重要場合的城市要素;2)智能化的日常決策辦公和應急指揮,統一的應急指揮大廳和政府辦公輔助界面;3)服務民生,智慧的信息化服務。為市民的衣食住行,就業,投資,旅游等提供智慧的信息化服務。

  建設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新范式和新戰略。智慧城市將改變城市的方方面面,從城市中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到城市中每個產業的生產方式,直到城市的運營和管理方式,都將實現“智慧化”或“智能化”。而目前這個行業剛起步,許多地方還不完善,只有逐步建設城市基礎信息化、數據化、網格化、3D建模、標簽化,最終實現城市智能化,才能逐步實現智慧城市建設。所以,現在立足智慧城市產業,進行產業創新升級是機會,也是挑戰。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