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為山東工業裝上智慧“大腦”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衛星頻道《山東新聞聯播》報道,省九次黨代會以來,山東不斷加大轉方式調結構力度,注重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助力工業轉型升級,經濟發展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在山東能源調度指揮中心有一塊大屏幕,即使是幾千公里之外的內蒙、新疆等地的能源集團所屬礦井的生產情況,在這塊大屏幕上都可以實時監測。
生產情況實現在總部實時監測,這得益于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借助物聯網、3G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通信技術,山東能源集團“智慧礦山”系統集成應用各類技術,實現了井下應急調度指揮“一呼百應”。
這種信息化技術對煤礦安全實現監測監控以后,起到了千里眼和黑匣子的作用,能夠實現全天候、無縫隙地安全監測監控管理,為礦山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保障。
信息化為煤炭企業構筑了嚴密的安全網,而傳統產業嫁接先進信息化技術,則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價值提升。
個性化產品不能工業化生產是長期困擾傳統服裝企業的難題,紅領集團自主研發的信息化商務平臺,承載了一個包含數億版型的板型庫,企業可以隨時根據客戶個性化要求,按照統一的流程生產下去,實現了高端男裝大批量定制,目前,量身定制業務已占企業總銷售收入的70%,而人力成本降低100倍,生產效率提高了50倍。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實現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推動了山東新型工業化進程。目前,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CAD)在全省95%規模以上機械、服裝等企業中推廣,計算機監控技術在90%規模以上化工、建材等流程型生產企業應用,近60%的企業實施了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產品設計和周期縮短75%,生產自動控制率達到95%,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企業增加效益、安全生產、自主創新。
下一步,山東省經信委將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帶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進兩化融合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形成具有山東特色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