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深圳:“RFID糧倉”人均管理萬噸糧

作者:陳穎
來源:深圳特區報
日期:2012-08-22 08:38:24
摘要:糧車甫停在庫外接受感應,隨車的RFID(射頻識別)卡立即自動顯示了糧車相關資料,糧食產地來源、糧重、品牌、發貨日期等信息一覽無余。工作人員抬閘入場后,糧車直奔過磅處,系統自動確認信息相符后,糧車按照電腦提供的導引駛往糧倉。早已通過系統接收到卸糧信息候在糧倉門口的叉車在工作人員駕駛下迎上前來,將已經就位的托盤叉穩,按照系統顯示的信息,準確無誤地在數千個堆垛中找準堆位,平穩放置完畢。全套過程下來,參與配合的工作人員不過3名。

  昨天,記者按照約定的時間前往深圳市糧食儲備庫采訪,一路上腦海里閃現的是這樣的場景:頭發花白的保管員拎著鑰匙打開沉重的倉門,揮汗如雨的搬運工們吆喝著把米袋扛進扛出,滿載糧食的貨車在工作人員指引下吃力地駛離倉庫奔赴市區……

  在市糧食集團儲備分公司黨支部書記范衛平陪同下,4個小時的走訪帶來太多的驚喜。

  這座成品糧儲備水平全國最高的“大糧倉”仍然有倉庫保管員,不同的是,他們一個頂倆,單人糧食保管量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

  這座承擔著我市100%市級地方糧食儲備的“大糧倉”仍然有搬運員,不同的是,他們都駕駛著裝載電腦的叉車,手指一點卸載又快又準;

  這座在全國首創糧食無紙化信息管理應用系統的"大糧倉”仍然有運糧車,不同的是,運糧車只需一張攜帶信息識別系統的卡片,便可以走完所有流程,不用人工指引。

  15℃恒溫儲藏大米

  在“大糧倉”里漫步,一時不知從何看起。放眼望去,總建筑面積近10萬平米的深圳糧食儲備庫,樓房倉、淺圓倉、工作塔、卸糧坑、綜合樓、機修庫等建筑錯落有致。

  范衛平告訴記者,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深圳糧食儲備庫是深圳市重大建設項目,承擔著我市市級地方糧食儲備的任務,是重點民生工程,同時還負責駐港、駐深部隊的軍糧供應任務。

  “糧食倉儲是個傳統的行業,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支撐作用,構建完整的糧食儲備鏈條,成為糧食安全的重要保證。”范衛平一邊走一邊介紹。 “大糧倉”設計上有許多技術要求,包括隔熱、通風、防水、防鼠處理等多,指標很嚴格。

  記者來到一棟樓房倉的一個廒間,這里儲存了3000噸大米。走進廒間的第一感覺,便是這里的溫度明顯比室外低。據介紹,廒間采用業內最新的低溫綠色保糧技術,15℃恒溫儲藏大米,能夠有效減少熏蒸藥物殘留。

  工作人員頗為自豪地告訴記者:“因為擁有好的儲糧技術和保管經驗,我們從來沒有出現過糧食裂變的情況。”

  除了硬件設施下足功夫,這里還創立了全國首家能夠開展重金屬殘留和細微農藥殘留檢測的糧食檢測中心,可對庫存糧食過程隨時抽樣檢查。倉庫里還有不少科技手段應用,比如電子測溫器隨時感應糧溫的變化,而廒間外面的智能窗戶則能夠根據糧溫的變化,自動調節窗戶的開啟和關閉。

  全面實行無紙化運作

  從倉庫出來,就是糧庫裝卸現場。這里進出車輛井然有序,并沒有專人指引,工人也不多。“車忙人少”的景象讓記者多少有些疑惑。

  “這是信息化的直接成效”。范衛平笑著道出奧秘。深糧集團早在2009年就確定“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打造最具競爭實力的糧食流通服務企業”的轉型戰略,制定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規劃,破解傳統糧倉管理效率不高的發展難題。

  記者乘上一輛入庫糧車,對這套系統進行了一番親身體驗。

  糧車甫停在庫外接受感應,隨車的RFID(射頻識別)卡立即自動顯示了糧車相關資料,糧食產地來源、糧重、品牌、發貨日期等信息一覽無余。工作人員抬閘入場后,糧車直奔過磅處,系統自動確認信息相符后,糧車按照電腦提供的導引駛往糧倉。早已通過系統接收到卸糧信息候在糧倉門口的叉車在工作人員駕駛下迎上前來,將已經就位的托盤叉穩,按照系統顯示的信息,準確無誤地在數千個堆垛中找準堆位,平穩放置完畢。全套過程下來,參與配合的工作人員不過3名。

  “我們目前是行業內唯一一個全面實行無紙化運作的糧倉”。范衛平表示,RFID糧食倉儲物流信息化系統推行之后,管理人員在辦公室電腦中就能時刻監控糧食情況。“40多個保管員平均每人管理8000-10000噸糧,比行業內一個保管員管理3000-5000噸的平均工作量超兩倍”。

  大米一年保存至少輪換三次

  一圈走下來,范衛平對記者道出了這樣的感慨:我市是糧食純銷區,全部要從產區購進和進口,需求量隨著我市人口的增加而大幅增加,穩定糧源供應和確保充足儲備非常緊要。

  范衛平表示,在廣東氣候條件下,大米的保存期限一般不超過半年,糧庫也要求要不斷輪換、推陳出新。一般而言,大米一年內至少輪換三次,小麥一年輪換一次。

  糧食供應平時看不出來,但一旦有極端或特殊的緊急事件出現,儲備作用就非常關鍵。

  2003年“非典”初期,因市民恐慌性采購,市面一度出現購米荒。為保障供應,穩定市場,深圳糧食儲備庫啟動應急方案,大批運糧車在第一時間,直接開到超市和商場,集中向市場投放大量大米。在2008年冰凍雨雪災害、2010年克服北方嚴重雪災期間以及2011年大運會期間,面對各種重大活動及突發事件,“大糧倉”都在深糧集團統籌下及時籌集糧源,調整供應,平抑糧價,為保障全市糧食應急供應、建設和諧深圳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