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投資大陸企業樂見兩岸投保協議簽署
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領導人8月9日在臺北簽署了《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對此,在臺有投資項目或分支機構的大陸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投保協議的簽署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兩岸雙方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促進兩岸相互投資和經濟往來。
在臺北設有分支機構的京泰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雷振剛說,投保協議對兩岸相互投資的臺商和陸商都是利好消息。陸資赴臺直到2009年才開放,時間較短,規模還不大,投保協議的簽署對陸企在臺經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中鋼集團在臺設立的中國金貿公司總經理劉益森表示,兩岸投保協議的意義非常正面,對兩岸企業和民眾而言,“都是很大的利多”。協議的簽署是對兩岸未來進一步深化經濟合作的一種保障,有利于繼續積極地走下去,使交流合作開枝散葉、綿延不絕。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表示,兩岸投保協議的簽署將更好地鼓勵臺資加大對大陸投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大陸企業到臺灣投資,對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具有戰略意義。
獲悉消息后,北京愛國者公司總裁馮軍說:“太好了,絕對支持。”他表示,從IT產業來看,兩岸有很強的互補性,大陸企業有市場優勢和品牌潛力,而臺灣企業有制造工藝和物流售后的優勢,兩岸產業攜手的意義不僅是在兩地市場雙贏,更重要的是可以“抱團”走向世界,對抗日、韓企業搶占新一代技術浪潮的制高點。
馮軍說,我們很受鼓舞,未來一方面將加大與臺灣產業界在大陸的代工廠的合作,同時,也要多去臺灣考察,并加強在全球市場上與臺灣企業的合作。
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認為,兩岸投保協議對于強化兩岸經濟融合是一個新的里程碑。臺灣在IT產業尤其是消費電子大規模生產制造方面實力很強,他們投資大陸,對于解決大陸的就業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兩岸合作還縮短了大陸和歐美企業在產品技術上的差距。大陸很多核心技術廠家走向世界,這一過程中,臺灣企業發揮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他表示,過去幾年,限制很多,很多大陸企業不敢過去,現在,協議的簽署相信會引發一股投資熱潮,這對臺灣經濟發展大有幫助,也能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并進一步鞏固其IT產業在全球的地位。
首批在臺開設分行的大陸銀行相關人士都對投保協議的簽署給予高度肯定。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總經理蔡榮俊表示,兩岸投保協議的簽署,將為陸資企業赴臺投資和在臺經營創造更為寬松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推動兩岸經貿往來,為大陸商業銀行在臺業務長期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交通銀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鄭家渡則表示,投保協議的簽署有利于創造一個平等、穩定的兩岸投資環境,對于交通銀行在臺機構及在臺業務的發展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一方面,協議的簽署為交通銀行臺北分行提供政策保護,保障了交通銀行作為投資者在臺灣的各項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兩岸投資環境的改善將促進臺灣與大陸之間的經貿往來,為交通銀行臺北分行的業務拓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福建新大陸集團是大陸最早赴臺投資的企業之一。總裁胡鋼說,簽署兩岸投保協議后,大陸企業赴臺投資機會大大增加。新大陸將逐步加大投入,今年有意增資臺灣公司,同時介入物聯網應用的高端服務。期盼雙方業務主管部門盡快建立聯系平臺及相關協處機制,增進雙方投資,提升產業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