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根深葉茂,共創美好未來

作者: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 陳金橋
來源:人民郵電報
日期:2012-12-26 14:51:28
摘要: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一封郵件、一段微信,歲末年初的祝福方式悄然轉變。在公眾不經意的細節行為之中通信行業正在經歷滄海桑田。今天,本版刊發三篇年終特稿,從不同視角回顧過去,挖掘數據幕后的事實;展望未來,辨明前進的方向。

  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一封郵件、一段微信,歲末年初的祝福方式悄然轉變。在公眾不經意的細節行為之中通信行業正在經歷滄海桑田。今天,本版刊發三篇年終特稿,從不同視角回顧過去,挖掘數據幕后的事實;展望未來,辨明前進的方向。

  “一超三多”:規模再突破,結構變化快

  必須強調,電信運營商并不是通信業的全部。隨著通信、傳媒、娛樂、文化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情況更是如此。在其他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并且缺乏連續統計數據的前提下,采用行業統計數據推斷行業趨勢無疑是可靠的。

  據12月24日工信部發布的最新行業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11月底,電信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83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2%。在收入構成中,移動通信收入累計完成724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0%,所占比例從上年同期的72.3%上升到73.7%;固定通信收入累計完成258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所占比例從上年同期的27.7%下降到26.3%。

  從用戶發展來看,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38359.0萬,超越全國人口總數。在結構方面,移動電話用戶凈增879.9萬戶,達到110421.5萬戶。3G用戶凈增9206.2萬戶,達到22048.6萬戶,移動用戶中3G滲透率由上年末的13%提升至20%。互聯網用戶趨向寬帶化、移動化,寬帶接入用戶凈增2402.7萬戶,達到17402.9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凈增11127.2萬戶,達到74559.6萬戶。

  從收入規模來看,按照歷年增長慣性趨勢,2012年全國通信行業收入突破萬億元沒有任何懸念,最終可能達到10700億元。從增長速度來看,以三大運營商為主體的傳統通信業務肯定能完成年初制定的6%的年度增長目標,達到上限9%,略微超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與2011年基本持平,體現出中期盤整的行業增長態勢。從收入結構來看,移動通信及寬帶化繼續扮演增長引擎的角色,收入貢獻進一步上升。從用戶結構來看,固定用戶持續下滑,移動用戶和互聯網用戶繼續寬帶化,拉動用戶總量繼續攀升,用戶總數已經超過人口總數。考慮到用戶終端使用受年齡、文化、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可推斷出部分中間用戶群體同時擁有固定、寬帶、移動等多個賬號,使用多種連接方式上網。

  分析上述關鍵數據,可以一句話概括2012年基礎運營商主導的行業特征:“一超三多”,即隨著電話用戶總數超越全國人口數量,通信市場加速進入一人擁有“多機、多網、多賬戶”的融合消費時代。

  挺進“大深海”:深挖海量,成就大業

  近年來,信息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產業發展不斷跨界融合,市場競爭呈現新格局新特點。光通信、無線通信推動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日益泛在化、寬帶化;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產業不斷繁榮,深刻改變產業生態;各國運營商及互聯網企業應對“云、管、端”生態環境的變化,以融合創新加快轉型步伐,增強企業適應力和競爭力;中國本土企業立足自身優勢,塑造新型平臺化商業模式,強化產品創新和服務能力,積極向“大深海”挺進。

  機遇之大:迎接大數據時代,信息服務業曙光在前。大數據無疑是2012年ICT行業最為閃亮的術語,它展示了數據量爆炸、需求結構升級和服務模式變遷的美好前景,也揭示出傳統服務型企業包括管道運營商的艱難處境。在這樣的時代,用戶不能以人口來計算,而是以聯網的終端(超越千億級規模)來計算;產品或服務的數量不是以時間來計算,而是以比特來計算;服務質量不是以連接順暢性來計算,而是以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來計算;客戶價值不是以時間與帶寬來計算,而是以內容和服務的體驗來計算;企業競爭優勢不是以數量規模來計算,而是以市場適應力和客戶滿意度來計算。

  在基礎設施建設先行的十年間,習慣網絡建設、連接優先的電信運營商贏在起點,輸在途中。國內以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型公司另辟蹊徑,以新搏大,以快搏全,給仍然沉醉于傳統產業價值鏈的電信企業敲響了警鐘。2012年2月,百度流通股市值超過中國電信,騰訊流通股市值超過中國聯通,這樣的數據是對輕資產、重創新、高風險的新經濟企業(典型互聯網公司)的褒獎,也是對傳統服務型企業的鞭策。面對大數據時代提供的美好機遇,國內電信運營商已經放下傳統經濟中的老大身段,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積極吸納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基因,爭取成為大數據運營的“神經中樞”。

  市場之海:客戶規模進入海量級,人口紅利逐步稀釋,滿足個性化需求需要智能化運營。我國通信市場在業務滲透率水平較低時就發生了存量與增量競爭并存的現象,這與同質化的市場主體結構高度相關。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海量級用戶的需求在一個運營商那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回應時,替代品和價格差異就會推動市場震蕩,客戶的開發維護成本將迅速上升。據統計測算,近幾年三大運營商的客戶獲取成本每年上升10%以上,其中包括終端補貼、話費或流量贈送、渠道返點等成本因素。每項網絡技術升級都會推動用戶結構波浪前行,從2G進入3G如此,未來從3G進入4G同樣如此。在不斷縮短的換代周期中,海量級用戶帶來的不僅是更高的發展起點,還意味著更高的客戶運營管理成本。

  運營之深:從粗放運營轉向精細化運營,深度挖掘客戶價值。在移動互聯網塑造的新型“云管端”生態環境中,運營商的重點產品形態正在從標準化的語音業務轉向個性化的數據業務,參與業務提供的主體包括設備商、信息服務商、內容供應商等多家企業,客戶的感知體驗變得尤為重要,以過程和內容為尺度的體驗價值將會壓倒簡單的連接價值。

  近年來,電信運營商的投資結構不斷優化,直接投放于傳輸、接入、交換、網管等物理網絡資源的比例逐漸下降,而投放于業務支撐管理系統、客戶數據分析系統等應用軟件的比例逐漸上升,這種投資的軟化就是一種自覺的適應,它假定客戶行為可以感知,習慣可以培養,從而能夠生成有利于提升客戶消費價值的運營策略。

  為配合精細化運營體系的運行,2012年國內運營商重點圍繞智能管道、多網協同和流量經營等目標,采取了組織結構調整、人力資源再造、業務單元優化等多種措施。比如中國移動在已經成型的九大業務基地的基礎上,探索組建更加專業化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堅定不移地融入典型互聯網企業的開放、融合、創新基因,力爭實現“大象快跑”。中國電信積極推動移動互聯網產品的專業化公司運作,已經推動天翼視訊公司獨立運營,并率先組建了運營商中的第一家創新孵化公司,2012年末實現了第一批創新孵化項目投入運營。中國聯通積極整合產業鏈各環節,充分發揮平臺聚集功能,為WCDMA產業生態系統植入更多更優質的信息服務內容,同時加強立體化的電子渠道建設,將數據時代的客戶競爭推到服務與品牌競爭的新階段。

  綜上所述,無論是傳統的電信運營商還是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從發展趨勢來看都行進在相同的軌道上,即立足本土市場,深挖海量,成就大業。不過,因為企業發展的起點不同,運營機制和模式差異很大,所以呈現出新興企業相對領先的局面。

  根深葉茂:共創通信業美好未來

  如何公正評價新舊兩種市場力量對通信業發展的貢獻?相對準確的定位是,傳統電信運營商是根干,新興互聯網企業是枝葉,根深才能葉茂。

  以辯證的眼光來觀察,外部市場與政策環境作為影響通信行業發展的重要外因,可通過影響供求關系來改變競爭力量對比。到目前為止,三大國有基礎電信運營商承擔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業績考核、普遍服務、社會就業、互聯互通、安全保障、應急通信等責任遠遠大于各類互聯網企業,這些因素使得即使在提供相同類型的產品和服務時,前者的有效成本均遠遠大于后者。因此,享受便利基礎設施和海量用戶規模等正外部性條件的民間互聯網公司能夠輕裝上陣,同時在創新產品服務時又不承擔更多乃至平等的管制責任,這可稱為“雙重紅利”:成本外溢、效益內化。將其折算為折扣系數,就能夠得出相對科學的行業貢獻率。

  行業主管部門已經認識到通信行業市場力量的消長變化,試圖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來激勵投資、促進發展,塑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2012年,三網融合進入第一階段試點結束期,廣電和通信行業相互開放市場進入基本實現;寬帶中國戰略草擬,普及提速工程啟動,與之配套的市場準入、互聯結算、設施共享、平等接入等政策措施穩步推進;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基礎通信行業,互聯網寬帶接入、移動虛擬運營成為關注焦點;新一代無線寬帶技術LTE商用準備加速進行,頻譜分配取得進展;下一代互聯網建設積極推進。隨著政策細節的逐漸落實,2013年國有電信公司必然需要追加更多的投入,并分享更多資源給其他市場主體,互聯網公司及其他民間企業將以較小成本獲得有利于融合創新的市場環境,從而繼續扮演市場探路者的角色。

  2012年,中國通信業記載了3G和寬帶的增長貢獻,見證了新舊市場力量的加速融合。2013年,黨的十七大、十八大確定的兩化融合、四化協同的發展思路為中國通信業實施深度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相信,泛在、寬帶、智能、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將更加完善;寬帶和移動的用戶發展紀錄將再度被刷新;信息通信技術與產品服務將以系統化、融合化的方式服務大眾生活,無線城市、智慧城市、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各類信息化集成應用將日新月異;基礎電信運營商將取長補短增強市場競爭力;各類市場主體將百花齊放推動業務創新和內容繁榮;政府部門和管制機構將與時俱進完善產業及監管政策,營造良好的創新與競爭環境;移動和寬帶互聯網的用戶體驗將更加安全而美好。亞伯拉罕·林肯說:“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是創造未來。”讓我們一起行動開創未來!(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