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眼界——智慧旅游讓世界變為“地球村”
智慧旅游在中國還是一個新概念,很多人對于它的發展前景和實際應用還僅停留在手機App和網上查詢等功能上。但是在國外,智慧旅游對于經常旅行的人來說已經是一個相當熟悉的詞匯了。在健全的技術支持下,國外友人們已經把智慧旅游的概念詮釋得相當深入,讓游客與旅游目的地的距離越來越近,讓旅游服務越來越人性化。
美國2006年就引入RFID“手腕帶”系統,開始智慧旅游的嘗試。游客佩戴RFID手腕帶后不用攜帶任何現金和鑰匙就可以在活動區內打開自己的房間門、購買食物和紀念品、進行收費的游戲活動等,同時這個手腕帶也是顧客的身份證明。
日本很多酒店的房間內都設有自動指甲油烘干機、整套的智能電話接聽系統(可支持多國語言),如果有電話響起時,房間內的廣播和電視都會自動變成靜音,而且只需按個鈕就能免提接聽;要是想用Skype撥打電話,也不必依靠筆記本電腦,因為房間電話上已經設有一個Skype的專用按鍵……如果上街的話,客房電話還能帶著出門,只要按下其中一個鈕就能直接聯絡到酒店工作人員,絲毫不用擔心在陌生的日本街道上迷路。
歐洲目前也正在全面應用開發遠程信息處理技術,計劃在全歐洲建立專門交通無線數據通信網,通過智慧的交通網絡實現交通管理、導航和電子收費等功能,實現旅行信息系統(ATIS)、車輛控制系統(AVCS)、商業車輛運行系統(ACVO)、停車收費系統(ETC)等功能的應用。通過全面的信息覆蓋以達到“無死角”的信息密度。
韓國首爾基于智能手機平臺,開發了“I Tour Seoul”應用服務系統,該系統是首爾市專為旅游者提供的掌上移動旅游信息服務平臺。通過該平臺,旅游者可實時獲得其當前所在位置周邊的各種相關旅游信息,如:旅游景點、餐廳、酒店信息,而且還提供從當前位置利用公交、私家車、步行方式前往上述地點的方法。該平臺設有五種語言的服務,對于不懂韓文或對首爾地理不熟悉的國外旅游者來說非常便利。(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