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安監”鑄就“安全天網”
國際研究表明,年人均GDP在1000至5000美元時,是安全生產事故的上升期和高發期。
那么,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能否盡可能地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率呢?
能!龍州縣做出了肯定的回答。2011年底以來,該縣推行企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安全天網”,就使企業安全生產事故驟降為零。
“這真是解決了大難題。”龍州縣委書記秦昆說,“黨的十八大提出‘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運用’,提得好!”
企業“電子安監”咋出爐的――
“靠跑腿,管不了,事故多,人命關天呀!”
近年來,龍州縣經濟社會發展了,可也面臨著工業化、城鎮化中不可避免的難題――安全生產事故高發:2008年至2011年,企業安全生產事故年年不斷,僅死亡就多達10人!
2011年11月26日,《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出臺。該文件將安全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首次提出要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龍州縣的領導為此開拓思路,決定從監察入手,加強安全生產監管。
然而,龍州縣安監局15個人要管100多家企業、22家采石場,且不說對礦山、煤氣站、加油站等企業隱患的監察要全天候、全方位,就是應付傳統的按季按月例行檢查也得“跑斷腿”。
“靠跑腿,管不了,事故多,人命關天呀!”于是,該縣安監部門認真從國務院文件提出的“充分運用科技和信息手段,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強化監測監控、預報預警,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的要求找對策,終于創造性地提出了創建企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的想法,很快得到縣委、縣政府的支持。
縣政府辦于2011年12月28日出臺文件,推進了企業安全生產電子監察平臺建設,使龍州成了全國安監系統中首個建立該平臺的縣份。此舉得到國家安監總局充分肯定,要求作為創新社會管理的一個成功經驗推廣。
“電子安監”為何能推開――
有了安監“千里眼”,一年排除隱患500多人次
2月18日,在龍州縣政府二樓遠程視頻監控指揮中心,記者見識了神奇的安監“千里眼”――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
電腦顯示屏上,數十個監察點的畫面同時顯示,每5秒滾動變化,出現各個采石場的工作平臺、出入口,還有酒廠、水泥廠、制糖廠、縣城網吧、民用爆炸物倉庫、煤氣站等易發事故的場面。每個監察點可隨時調出畫面進行時點監控,一有隱患即可電告被監察點人員進行及時整改,效果猶如“面對面”。
記者查閱電子監察值班記錄和存儲錄像顯示,一個個安全隱患讓人觸目驚心:
2011年10月11日,某企業車間有重物墜落危及工人安全。
2012年2月9日,某采石場鏟車裝料上車,有人卻在車頂走動“指揮”,隨時有被鏟車的“鐵臂”撞倒的危險。
……
到2013年2月22日,龍州縣已有50多家企業裝上了火眼金睛般的視頻監控攝像探頭300多個,全天候、全方位監察安全生產。值班人員在縣監控中心或企業控制室的電腦前,或用3G手機,就可以實時看到遠程作業場面,進行遠程監管。
據龍州縣安監局局長林軍介紹,設在縣安監局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一級平臺,以及設在企業的監控二級平臺,今年已現場警告和下達通知,制止生產企業各類違規行為500多人次。
“以前天氣熱的時候工人都不愿意戴安全帽,現在大家知道有監控,都很自覺戴安全帽了。”開采石場的梁志嘉坦言,開采石場有三怕:怕安全事故、怕設備被偷、怕石料被盜。為此,他分別在石料場、炸藥庫、工具庫、油庫、出入口和采石工作面裝了多個攝像頭,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就可以一目了然監察安全生產。
2012年以來,龍州縣不僅創造了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產零事故,也使安裝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的50多家企業,違規操作罰款從去年的幾十萬元驟降為零!
“電子安監”怎么搞――
整合資源,市場運作,小財政大服務
通過整合企業資源服務政府公共事業,政企合力解決了社會管理難題,也是龍州縣建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的亮點。
像安全的投入,過去常由財政解決。該縣曾安裝100個視頻監控攝像探頭,打造公安“天網”,就從財政投了數百萬元。而該縣打造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財政只投10萬元,就帶動有關各方投資裝上了300多個視頻監控攝像探頭。
龍州縣以市場化運作,由中國移動龍州分公司投資建設光纖網絡,以每年收取管理費作為回報;視頻監控探頭等設備則由受益企業投入,按誰使用、誰受益、誰支付的原則支付管理費。在政企合力下,各方投入200多萬元,僅耗時3個月,就完成了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一期建設。
“我們花兩萬多元安裝攝像頭,建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每年只需交8400元的移動管理費,這遠遠少于一次事故的損失。”龍州縣發電分公司總經理梁海波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次事故,停產十天,損失就是十萬八萬元,如果造成人員傷亡,損失將會更大。
“電子安監”能做多大――
縱聯全國,橫聯各業,覆蓋社會
龍州人說,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還可以與上級安監局聯網,打造更大的安全生產“安全天網”;還可以與“公安天網”系統進行圖像對接,加強企業內部安全保衛及突發事件處置等。
該縣企業安全生產電子監察已為治安案件偵查提供視頻證據115份。
2012年12月中旬,龍州縣決定再投入100萬元,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的建設,力爭把它延伸到交通、環保、城管、學校、網吧等領域,爭取實現全縣“安全天網”全覆蓋,讓這個系統發揮最大功能,產生最大的社會效益。目前,在該縣50多所中小學,已經完成300多個視頻監控攝像探頭的安裝,在水口一類口岸、科甲二類口岸、那花和布局兩個邊貿互市點,也都安裝完畢,并即將“聯網”。今年,龍州縣已列入財政預算,拿出200萬元,繼續完善“安全天網”建設,全力打造“平安龍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