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番禺推進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
作者:物聯網世界采編
                        來源:番禺日報
                        日期:2013-02-21 10:59:44
                    摘要:記者從番禺區科信局獲悉,日前,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該區成功入選。在3年創建周期內,該區將以建設“智慧”的城市基礎設施、促進“智慧”的社會服務管理、創造“智慧”的幸福生活和構建“智慧”的科技園區為目標,智慧地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促進民生幸福,建設信息文明。
                    
                      記者從番禺區科信局獲悉,日前,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該區成功入選。在3年創建周期內,該區將以建設“智慧”的城市基礎設施、促進“智慧”的社會服務管理、創造“智慧”的幸福生活和構建“智慧”的科技園區為目標,智慧地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促進民生幸福,建設信息文明。
智慧城市建設是貫徹落實城鎮化戰略部署的一項具體任務,作為廣州市的重點發展區域,我區在智慧城市建設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良好的基礎條件。我區位于珠三角及穗港澳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2000年以來,廣州市投入約1000億元建設地鐵3號線、廣州大學城、廣州亞運城,未來5年還將大力建設廣州國際創新城、廣州南站商務區、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我區繼2010年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后,2012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369億元,增長11.6%。近年來,我區深入實施“商核”、“智核”驅動戰略。以廣州南站商務區、萬博商務區、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市橋商貿中心等為載體,大力發展時尚商貿、文化旅游、信息服務、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著力打造廣州南部商旅經濟發展軸,做活商旅經濟“商核”;依托廣州國際創新城和9大民營科技園區,構建“一城多園”新格局,做強創新經濟“智核”;扎實推進數字家庭、通信級塑料光纖產業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培育產業發展“生力軍”,推動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
同時,我區在智能化建設上具有著堅實的基礎,通過整合行政管理和社會服務資源提供完善電子公務服務;數字大城管項目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發揮強勁效能;社會保障卡(智慧市民卡)工程全面啟動;穩步推進數字家庭產業園區建設,加快推動智慧產業發展;創新資源初步集聚,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支撐。
我區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建設,加快試點建設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抓手,編制智慧城市、電子公務等各類框架性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指引和加快智慧城市建設。以建設“智慧”的城市基礎設施、促進“智慧”的社會服務管理、創造“智慧”的幸福生活和構建“智慧”的科技園區為目標,在現有智慧番禺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規劃發展,實現在社會管理的精細創新、效能政府的全力打造、民生幸福的不斷改善上有新的突破。把“智慧建設”、“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園區”作為四大建設重點。在“智慧建設”工作中,以生態框架為前提,以區域聯系為基礎,以廣州南站-番禺新城組團、大學城組團、市橋組團、廣州新城組團為核心,形成“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型、智能化”的城市空間發展布局;在“智慧管理”建設上,按照數字化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建成集城市管理、應急管理于一體的數字大城管系統。充分應用二維碼、物聯網、云搜索等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在全省創新研發“出租屋智能手機巡查系統”。依托四大基礎數據庫(人口、法人、空間地理信息、宏觀經濟信息),建設電子政務管理系統;在“智慧生活”建設上,加快數字家庭推廣,建立統一的面向公眾的健康服務平臺,推進建筑節能和環保工作;在“智慧園區”建設上,以廣州國際創新城為發展載體,促進9大科技園區協同發展;依托產學研用結合,利用近10年時間,將大學城打造成為“智慧之城”和“創新之城”。
                    
                智慧城市建設是貫徹落實城鎮化戰略部署的一項具體任務,作為廣州市的重點發展區域,我區在智慧城市建設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良好的基礎條件。我區位于珠三角及穗港澳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2000年以來,廣州市投入約1000億元建設地鐵3號線、廣州大學城、廣州亞運城,未來5年還將大力建設廣州國際創新城、廣州南站商務區、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我區繼2010年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后,2012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369億元,增長11.6%。近年來,我區深入實施“商核”、“智核”驅動戰略。以廣州南站商務區、萬博商務區、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市橋商貿中心等為載體,大力發展時尚商貿、文化旅游、信息服務、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著力打造廣州南部商旅經濟發展軸,做活商旅經濟“商核”;依托廣州國際創新城和9大民營科技園區,構建“一城多園”新格局,做強創新經濟“智核”;扎實推進數字家庭、通信級塑料光纖產業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培育產業發展“生力軍”,推動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
同時,我區在智能化建設上具有著堅實的基礎,通過整合行政管理和社會服務資源提供完善電子公務服務;數字大城管項目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發揮強勁效能;社會保障卡(智慧市民卡)工程全面啟動;穩步推進數字家庭產業園區建設,加快推動智慧產業發展;創新資源初步集聚,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支撐。
我區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建設,加快試點建設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抓手,編制智慧城市、電子公務等各類框架性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指引和加快智慧城市建設。以建設“智慧”的城市基礎設施、促進“智慧”的社會服務管理、創造“智慧”的幸福生活和構建“智慧”的科技園區為目標,在現有智慧番禺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規劃發展,實現在社會管理的精細創新、效能政府的全力打造、民生幸福的不斷改善上有新的突破。把“智慧建設”、“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園區”作為四大建設重點。在“智慧建設”工作中,以生態框架為前提,以區域聯系為基礎,以廣州南站-番禺新城組團、大學城組團、市橋組團、廣州新城組團為核心,形成“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型、智能化”的城市空間發展布局;在“智慧管理”建設上,按照數字化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建成集城市管理、應急管理于一體的數字大城管系統。充分應用二維碼、物聯網、云搜索等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在全省創新研發“出租屋智能手機巡查系統”。依托四大基礎數據庫(人口、法人、空間地理信息、宏觀經濟信息),建設電子政務管理系統;在“智慧生活”建設上,加快數字家庭推廣,建立統一的面向公眾的健康服務平臺,推進建筑節能和環保工作;在“智慧園區”建設上,以廣州國際創新城為發展載體,促進9大科技園區協同發展;依托產學研用結合,利用近10年時間,將大學城打造成為“智慧之城”和“創新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