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阿里金融全面提速:小生意背后的大故事

作者:徐婷
來源:華夏時報
日期:2013-03-04 17:15:20
摘要:蛇年開年,有關阿里巴巴的新聞幾乎都集中在金融領域。有意思的是,相比于5年前“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的豪言壯語,如今的在談及阿里金融時,似乎低調了不少。在2月25日阿里金融的開年會議上,馬云表示,“阿里金融并非要推翻傳統機構,而是要搖一搖,讓他們的樓更堅固。”

  支付寶分拆、阿里小貸擴張、“三馬賣保險”牌照獲批……

  蛇年開年,有關阿里巴巴的新聞幾乎都集中在金融領域。有意思的是,相比于5年前“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的豪言壯語,如今的在談及阿里金融時,似乎低調了不少。在2月25日阿里金融的開年會議上,馬云表示,“阿里金融并非要推翻傳統機構,而是要搖一搖,讓他們的樓更堅固。”

  阿里金融并入支付寶

  在今年年初,阿里曾經進行過一次大的架構調整,將原來的七大事業群拆分成25個事業部,以優化公司管理結構,但當時,25個事業部中并不包括支付寶和主營小貸業務的阿里金融。

  春節長假后,阿里很快補上了這一課。通過內部郵件,阿里宣布將原先的支付寶一拆為三,涉及內部支持的部門,包括技術、安全、客服、資金結算、財務等統一歸屬共享平臺事業部;以對外合作為主的部門,如商戶、B2C、無線、航旅等則歸屬國內事業部,而國際事業部則主要負責跨境業務。三個事業部分別由井賢棟、彭翼捷和樊路遠任總裁。而原先的阿里金融則成為金融事業部,繼續由胡曉明任總裁,4人均向原支付寶CEO彭蕾匯報。

  在此次調整中,阿里金融并入支付寶備受關注。在合并前,阿里金融從屬于阿里集團,運營內容只有小額貸款,和已經從集團中分離出去的支付寶幾乎沒有交集。兩者合并后,首先引發的猜測便是阿里小貸是否將借助支付寶龐大的沉淀資金拓展小貸業務,對此,支付寶公關部斷然予以了否認,“對于沉淀資金,國家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必須托管在指定的商業銀行,是沒法挪用的。”

  盡管如此,外界對于兩者合并后有可能產生的化學反應仍然相當期待。

  一位熟悉阿里金融的投資界人士分析說:“并入阿里金融后,支付寶的想象空間又大了很多。原先支付寶只是個渠道,所能提供的只有支付這種最為基礎的金融服務,但是阿里金融染指的卻是放貸,利潤率顯然要遠高于支付。”在該人士看來,金融事業部或將承擔阿里探索互聯網金融的重擔,大大拓展了原先支付寶“交易手續費+沉淀資金利息”的盈利模式。

  小貸挺進珠三角

  架構調整后,阿里金融也開始加快跑馬圈地的步伐。

  記者從金融事業部了解到,3月1日起,阿里小貸業務將正式向廣東地區的阿里巴巴B2B付費會員開放,此前,阿里小貸所面向的B2B商戶只局限在江浙滬三地。阿里巴巴的B2B付費商戶數量近年來一直穩定在75萬左右,這其中,廣東一省就占據30萬,可謂阿里B2B最大的根據地。而且阿里方面表示,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之后,今年還計劃向山東等環渤海地區進軍。

  成立近3年的阿里小貸這兩年的發展可謂風生水起,截至去年6月,累計放貸額達260億元,服務商戶13萬家,而到去年年底,服務商戶數已增加至20萬,在進軍廣東后,這一數字很可能再度大漲。因為相較于市場上超過20%的小貸年利率,阿里的利率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金融事業部總裁胡曉明表示,“我們大概在18%,而且我們提供的是隨借隨貸,借一天借兩天都可以。客戶平均一年中借4.7次,實際的成本就只有6%-7%。”而這種無抵押,24小時隨借隨貸的模式,運作基礎是阿里掌握了商戶大量的交易記錄和信用數據,這一點其他小貸公司幾乎沒有復制的可能。

  而原支付寶業務目前的擴張重點則在移動互聯網。相比于大多數互聯網企業目前還未在移動互聯網上找到盈利模式的窘境不同,支付寶可以直接將PC端向商戶收取交易手續費的盈利模式復制到移動端。

  無線支付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無線支付在支付寶交易數中所占的比重已經從去年初的6%-8%上升到年末的10%-15%,春節期間,更是猛增到20%-24%。“這是因為大量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春節回家,帶動了大量三四線城市的用戶使用無線支付。”

  而且據其透露,除了將PC端的支付形式平移到手機端,支付寶去年在移動支付的形式上做了大量嘗試。“支付寶嘗試的無線支付形式已經包括條碼、二維碼、基于LBS的搖一搖、超級收款和聲波,其中二維碼、超級收款和聲波目前看來商用價值最大。”

  微利還是暴利?

  有關金融板塊的盈虧情況,阿里官方從未做過詳細披露,唯一可確認的是,無論是支付寶還是新并入的阿里小貸,目前都已經實現盈利,問題在于,這個利究竟有多大。

  對此,胡曉明表示,“目前阿里金融的單筆信貸成本是2.3元,這確實是非常低的經營成本,銀行的經營成本可能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主要是人的工資高,而且大部分的時間浪費在路上,兩個信貸員一天可以做一單已經了不起了。”

  低成本的秘訣在于技術。“阿里金融290名員工,技術開發的員工120名,搞模型建設、數據開發的將近60人,我們所有的貸款審批都是由系統完成的,并不是靠人力一個個面對面審核的。”胡曉明解釋說。

  不過,胡曉明也強調,盡管在云計算的基礎之上,阿里小貸將運營成本壓得很低,但是阿里的前期投入很大,相比于大多數小貸公司運營幾個月就能盈利,阿里是運營一年半之后才實現盈虧平衡的,而且今年還將追加投資,尤其是在數據分析、信貸技術等方面增加人員。

  而前述的支付寶內部人士則表示,受制于國內第三方支付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的費率水平,支付行業一直是個微利行業,必須依靠規模來盈利。“阿里金融的成本曲線,肯定是一條前期陡峭、后期平緩的拋物線,到達一定量級后,邊際成本就會很低。只有到達那個階段,才算真正進入盈利階段。”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馬云就曾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阿里巴巴B2B是老大哥,要供弟弟妹妹上大學;淘寶是小妹妹,拿著大哥的錢去買花裙子,現在初中畢業,以后要供她上復旦大學;支付寶最小,現在才上小學,但最有志氣,以后要扛起養家重擔,所以家里要不惜代價供他去美國念哈佛大學。顯然,對于阿里金融板塊未來的盈利前景,馬云是給予厚望的。

  對于阿里在金融領域的擴張,傳統金融界,尤其是銀行業一直是高度警惕,而有關阿里有意申請銀行牌照的傳言也一直沒有停歇,對此,支付寶每每予以否認。

  在胡曉明看來,阿里其實并不需要銀行牌照。“如果國家真批給阿里一家銀行,我們其實根本做不了小微企業貸款。”胡曉明解釋說,按照銀監會規定,所有貸款必須面對面調查,當面簽署貸款合同,而阿里的小貸業務都是后臺系統完成,倘若按照商業銀行的慣例,阿里小貸早就被禁止了。

  對于和銀行的關系,馬云有過一個比喻:銀行是動脈,我們是毛細血管。前述的投資界人士表示,“馬云與其說是低調,不如說是找到了新的定位,把阿里金融的主營聚焦在銀行無所謂或者沒辦法做的小生意上,要知道,互聯網界,小生意才能做出長尾,而這才是資本市場最喜歡的大故事。”(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