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電子標簽技術助力冷鏈管理升級
在競爭激烈的冷鏈管理領域,目前已有部分企業采用了RFID技術,例如九州通醫藥集團已投資3億元建立了上海九州通現代醫藥物流中心,其中應用了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NEC)的RFID(電子標簽技術)對全程冷鏈管理系統進行溫度管理。除藥品經營企業外,一些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在應用RFID技術以實現冷鏈物流的專業化管理。
而一些物流公司依然采用人工確認溫度進行溫度管理,但這種方式只限于出貨和進貨時進行測定,缺少運輸環節的連續性溫控數據。如何實現全程實時溫度監測與控制,是藥品經營企業進行冷鏈管理時突出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據了解,貼有RFID標簽的冷鏈箱,就如同有了一張電子身份證。身份證可以記錄貨物所有的信息,其中包括貨物的實時溫度信息。一批冷鏈周轉箱出庫時,讀寫器能一次性讀取到該批次各冷鏈保溫箱內的所有RFID溫度標簽的信息。這使冷鏈周轉箱出入庫的信息錄入實現了自動化,縮短時間的同時也確保了出入庫信息的準確性。當貨物量很大時,出入庫自動讀取信息能夠解決物流操作環節的瓶頸問題。
NEC中國區IT服務事業本部制造與裝置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經理李華此前表示,在冷鏈物流環節,RFID技術多應用于食品藥品等高附加值物流系統的管理中。通過藥品出庫時在冷藏箱中放置帶有溫度傳感器的RFID標簽,把貨物信息包括藥品溫度數據實時地儲存在RFID芯片中。貨物到達后通過手持型讀寫器批量讀取貨物及溫度信息,可以實現全程的溫度信息瞬間獲取,降低人工成本及出錯率。
冷鏈應該是一個封閉的鏈條,然而許多需要冷藏的藥品從出廠到患者使用的整個鏈條上,常常出現“斷鏈”現象,冷鏈藥品在流通過程中溫度超標問題,威脅到藥品質量和患者的用藥安全。
針對冷鏈管理,新版GSP在制度管理、人員資質、操作流程、硬件設施、監控手段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具體的要求,強化了高風險品種,如疫苗、生物制品等冷鏈藥品的質量保障能力。然而,不少企業紛紛表示,經營冷鏈藥品需要的符合冷鏈要求的運輸設施、設備的改造或添置對企業來說代價甚高。
“所謂認證難度大,并不是大在認證本身,而是如何把握標準的度,平衡認證放行與認證責任的關系。因為緩沖時間只有3年,如果達不到新版GSP的要求,就面臨倒閉或是被兼并。相反,如果通過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會讓企業的利潤水平得到相應的提升。因此企業必須在人員條件、設施及設備水平以及信息化管理方面上臺階,才能具有更強市場競爭力和藥品安全保障能力,”大部分專家均表示了這樣的觀點。(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