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告別霧里看花 安防市場被引爆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落地,智慧城市建設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據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智慧城市在2011年的整體市值為5263億美元,預計2016年將達到1023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4.2%。而這其中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和智慧安防是智慧城市在二級市場里的重要驅動力量。
智慧城市建設的內容包括智慧生活、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醫療與食品監控等諸多領域,其核心在于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智慧城市建設是未來城市建設的發展趨勢,并逐漸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發展空間很大。而智能安防是智慧城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諸多領域都需要用到安防產品,而這將成為安防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預計到2016年,智慧能源管理市場預計將從229億美元增長至807億美元,智慧交通市場規模將增至688億美元,而智慧安防市場預計將達到3072億美元。因此,智慧城市的發展將給安防市場帶來強大的驅動力。
傳統的城市建設中,并未涉及到智能安防,智能安防是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而發展的,因此智慧城市建設催生了智能安防產業的發展,而智能安防也促進了智慧城市的建設。
安防企業目前已經走出了“霧里看花,摸索前進”的階段,逐漸的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無論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還是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都已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設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重視,在中國智慧城市也已受到了各界的關注,而政府的推動將更加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
2011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制訂的與智慧城市相關的規劃已經超過10個,包括“十二五”信息化規劃、信息安全規劃等。其中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制定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將從產業、稅收等多個方面提升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水平。根據《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支持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具體包括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防、智能醫療與智能家居9大領域。而這9大領域的發展也將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到“十二五”末期實現產業規模翻一番的總體目標,年增長率達到20%左右,2015年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其中安防運營及各類服務業所占比重達到20%以上。5000億產值中,視頻監控與安防物聯網最“吃香”。
除了國家政策扶持之外,各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對智慧城市的投資力度。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和杭州、廈門、珠海等經濟較發達城市都紛紛走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前列。此外,湖北、湖南、山東、遼寧、四川、河南、安徽等省份則提出了要建設智慧城市群。其中,湖北的智慧城市群涉及17個省內城市,而廣東的智慧城市群涉及21個省內城市。
受到如此利好政策的影響,與之緊密相連的安防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繁榮期。但不少業內人士也指出,在機遇背后還存在各種問題。
比如,前端設備需要快速、有效地進行智能分析;傳輸過程需要更大的帶寬;存儲方面需要海量存儲方案;顯示設備需要高分辨率、新的接口和顯示設備;集中管控需要新的架構來適應高分辨率、高帶寬、新接口的控制和轉變等。
目前,安防類企業需要對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產業鏈中的各個領域,如消防、節能減排、再生資源類領域,深度挖掘行業用戶需求,并提供不同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此外,根據不同的業務特征,形成獨特的創新商業模式,獲取超額的利潤和附加值,減少企業的競爭壓力。(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