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市場需改革 快遞員素質需提高
	  自從電商助推網購之風后,快遞市場迎來了一片紅海。激烈的市場競爭,讓各快遞公司為搶奪市場大走冒險棋,以致使處于設備不完善、發展欠缺的快遞公司變得更加混亂。
	
	  其混亂表現在,快遞市場普遍存在野蠻分揀、先簽后驗、賠償不合理等問題,隨之引發的投訴問題也在不斷上升中。從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快遞投訴問題的嚴重性。今年2月,國家郵政局和各省(區、市)郵政管理局通過“12305”郵政行業消費者申訴電話和國家郵政局網站共受理消費者申訴40930件,其中申訴中涉及郵政服務問題1147件,占總申訴量的2.8%;涉及快遞業務問題39783件,占總申訴量97.2%。如此高的申訴量,讓不少人吶喊:中國快遞業要發展,需改革。
	
	  為了規范快遞公司操作,提高整個快遞行業的服務質量,從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為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新曙光。幾乎同期,郵政局審議并通過《快件跟蹤查詢信息服務規范》 ,對快件的信息查詢也做出了規定。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快件的信息查詢與實物傳遞同樣重要,要為用戶提供及時、準確、完整和方便的跟蹤查詢服務,改善用戶查詢體驗,推動快遞市場健康持續發展。出臺的兩項規定,不僅可以看出國家對快遞行業的重視,而且從中可以認識到我國快遞發展存在的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問題。
	
	  通過一系列政策的新修訂和出臺,快遞市場進入改革大潮。在這場改革綱領的指導下,更多的是針對快遞企業對市場適應能力的改革,對于快遞員工則筆墨甚少。
	
	  針對快遞員工,消費者感受如何?偷吃,偷拿,偷錢,偷信息成為不少代名詞。去年中秋節,有快遞員被曝“偷吃貓”偷食寄件人的月餅。同一時間,不少快遞員紛紛登上媒體:趁職務便利,對寄件人多收錢,從中拿回扣;甚至盜用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讓整個快遞行業陷入更加尷尬之地。日前,快遞市場又曝出驚人消息,某快遞員竟然威脅寄件人做其女朋友,與其發生性關系。讓人少消費者直呼快遞員素質太低。
	
	  快遞員是企業成長的支柱,沒有快遞員,企業就缺少了壯大的基礎,然而對一個企業來講,員工的素質,關系到企業的整體服務質量,對企業發展高度起到重要作用。對快遞企業、對中國整個快遞市場來說,提高快遞員素質,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培訓,才能更適應快遞市場進步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