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精準農業技術實現集成應用
作者:物聯網世界采編
來源:農民日報
日期:2013-03-27 07:21:28
摘要:近幾年,地處上海崇明的長江農場依托上海市100萬畝糧田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全面推進了農田園林化、水利化的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自2007年啟動精準農業技術的集成和應用以來,已經試點建設15000多畝農業物聯網綜合試驗區。
近幾年,地處上海崇明的長江農場依托上海市100萬畝糧田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全面推進了農田園林化、水利化的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自2007年啟動精準農業技術的集成和應用以來,已經試點建設15000多畝農業物聯網綜合試驗區。
長江農場的精準農業技術集成和示范應用項目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遙感技術等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按照田間每一操作單元的具體條件,精細準確地調整土壤和作物的各項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優化使用各項農業投入,以獲取最高產量和最大經濟效益,同時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土地等農業自然資源。
長江農場引入了差分GPS系統,實現高于亞米級定位精度。通過精準農業GIS管理平臺,建立了崇明地區的行政區劃屬性數據庫以及長江農場的基礎地形圖形數據庫,包括田塊、排灌等農資分布數據,實現了與氣象站、病蟲害、土壤墑情、環境數據等監測控制體系的互聯互通,實現各類信息的數字化存儲和管理,從而可在統一的GIS平臺上展示出農業生產分布情況、土壤環境、生產情況、病蟲害防治記錄等信息。實現和農機的數據接口,可將農機的運行軌跡、收割情況等數據傳送入GIS系統,并在GIS系統中結合測土配方施肥等專家系統實現變量操作。
通過項目實施,提高了水稻精準施肥的技能,促進了水稻高產,提高農田生態環境保護的水平,為保障水稻優質高產安全生產和減少氮肥投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水稻病蟲草害診斷專家系統應用提高了水稻田間識別病蟲草的能力,水稻病蟲草害診斷率達到90%以上,加強了對水稻病蟲監測和安全防治的認識,提高了水稻的綠色防控水平,減少化學農藥用量13.8%,經濟效益十分顯著。(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