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時代演變 訴說大數據驅動新工業革命
2013年4月18~4月20日,第四屆中國數據庫技術大會在京召開,中國數據庫大會自2010年開辦以來,國內領先的IT專業網站IT168聯合旗下ITPUB、ChinaUnix技術社區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數據庫技術大會,每屆大會超過千人規模,云集了國內技術水平最高的數據架構師、DBA、數據庫開發工程師、研發總監、IT經理等,是目前國內最受歡迎的數據庫技術盛會。今年,大會將繼續秉承分享IT最佳應用實踐的宗旨,圍繞大數據應用、數據架構、數據管理(數據治理)、傳統數據庫軟件等技術領域展開深入探討。

▲電子科技大學 互聯網科學中心主任 周濤
本次數據庫大會,由來自電子科技大學互聯網科學中心主任周濤為我們帶來的《大數據革命》的精彩演講,演講中周濤表示,“大數據這個概念從2008年9月正式提出以來已經發展了5年左右,在2012年是大數據發展最快的時期,主要原因是在IBM等多方廠商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才使得大數據在中國變成一個流行概念,我們對于每一個新概念,我們都必須認真看待,那么大數據究竟是海量數據的另外一種說法?還是有所新的含義?”
假如我們生活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我們需要的是更快更好的馬車,因為那時候沒有汽車這個概念,所以縱觀這幾次革命,最后一次,可能是值得懷疑的是,可能是一次新的革命,但是大數據和云計算在一起應該是信息化和互聯網下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革命的高峰。
現在通過數據和理論可以用來做解釋,然后用來預測,當我們掌握了更多的數據的時候,我們可以更好的控制,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和理論來做更多的解釋、預測、控制等信息。

大數據1.0
企業自身業務需求產生大量數據,通過合理使用這些數據來指導企業工作,如果我們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些數據,通過深入證析,可以更好的優化相關業務,最總我們利用這些數據資源來指導我們工作決策方向。

大數據2.0
在新的大數據來臨時,企業通過搜集與目標業務直接或間接關聯的大量異質數據,然后建立復雜的分析和預測模型,產生針對目標業務的指導性決策,我們通過這些豐富的數據模型,來對未來做出更具有依據的決策。

大數據 3.0
在未來我們希望對數據質量、價值、權益、隱私、安全等產生充分認識,出臺量化與保障措施,同時數據運營商出現,數據市場形成,數據產品豐富,數據客(Dacker)活躍,另外學術團體、企業和政府通過大量異質數據和數據產品產生科學、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新價值。
在最后,周濤表示,“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發展,個性化將會成為大數據最新的形態,我們也會遇到兩個問題,一個是隱私問題,如何保護隱私,我們可能需要政府更多關注;一個是處理問題,當數據量達到一定容量時,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些數據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