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完善用戶體驗 移動支付產業鏈共謀發展

作者:亞文輝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日期:2013-07-02 17:40:12
摘要:日前,中國移動和中國銀聯聯合在北京、上海等14個城市推出移動支付產品——手機錢包,首批共有5款手機和8家銀行開通此功能。目前首批8家商業銀行已完成了與該系統的對接。這8家銀行可為客戶進行手機錢包充值,經過充值的手機可以在全國130余萬臺帶有銀聯“閃付”標識的終端上快捷支付。

  日前,中國移動和中國銀聯聯合在北京、上海等14個城市推出移動支付產品——手機錢包,首批共有5款手機和8家銀行開通此功能。目前首批8家商業銀行已完成了與該系統的對接。這8家銀行可為客戶進行手機錢包充值,經過充值的手機可以在全國130余萬臺帶有銀聯“閃付”標識的終端上快捷支付。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也與中國銀行簽署移動支付戰略協議,確立了雙方在移動支付業務領域的戰略伙伴關系。而中國聯通和招商銀行第一個基于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NFC)成熟的合作模式也已經啟動。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認為,三大電信運營商與銀行業合作進行移動支付業務的積極嘗試,對于加快移動支付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移動支付發展步入快車道

  隨著科技的發展,消費者已經逐漸看到通過其移動設備進行支付的巨大優勢。有了移動支付技術,消費者就可以不用隨身攜帶太多的現金,甚至連信用卡都可以省了。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中國移動和中國銀聯、中國電信和中國銀行、中國聯通和招商銀行的合作,消費者的“去錢包化”將會越來越廣泛,通過移動設備購買物品和服務將會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

  中國銀聯和中國移動的合作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僅僅在于二者推廣的手機錢包應用擴大化。

  此前,在移動支付方面,中國銀聯主推的13.56MHz標準和中國移動主推的2.45GHz標準一直互不相讓,都試圖占據移動支付的話語權,這在無形中對移動支付領域的深層發展造成了阻礙。隨后雖然中國銀聯占據了支付標準的上風,但中國移動龐大的用戶基數讓中國銀聯也不敢輕視,因此才有了雙方共同推進這一步。據悉,此次中國移動與中國銀聯的合作,首批參與的共有包括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8家商業銀行,如此規模的合作或將加速移動支付的發展。

  實際上,手機錢包并不是一個新概念,此前早有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銀行聯手運營商推出手機錢包。浦發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薛建華預測:“未來手機支付可能和拍照、上網一樣,成為手機的基本功能之一。”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更是在招商銀行推出手機錢包時提出,招商銀行未來將通過使信用卡功能全面移植到移動終端設備上,達到“消滅信用卡”的戰略目標。

  針對此次合作,中國銀聯移動支付部副總經理單長勝透露,中國銀聯可信服務管理(TSM)平臺已經與8家銀行完成系統接入。而中國電信與中國銀行的協議內容也包括TSM互聯這一項。

  中國移動研究院業務研究所副所長黃更生表示,TSM平臺是通信和金融行業的跨行業合作,為移動支付的更多合作發展帶來可能。

  張萌認為,中國移動和中國銀聯、中國電信和中國銀行、中國聯通和招商銀行的合作,是推動移動支付業務的一次積極嘗試,對于加快移動支付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問題不容忽視

  移動支付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但目前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有業內人士甚至因此而給移動支付的發展潑冷水。

  知名IT評論人張書樂認為,移動支付沒有切實的安全保障、沒有成熟的商業盈利模式……這些都死死套住了移動支付的脖子。“目前移動支付的一切,其實更像一個畫餅”。

  張萌也認為,移動支付特別是近場支付目前推廣存在一些難點,比如用戶使用習慣的培養。移動支付作為新增服務,大多數消費者對它并不了解,因為接觸少,導致消費者對移動支付不信任。

  當然還有安全問題,這也是消費者在使用移動支付時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移動支付需要的工具——手機是消費者隨身攜帶的,一旦失竊是否會造成損失?如果沒有安全保障,再有吸引力的支付手段都不會有太多人去嘗試。所以在張書樂心目中,移動支付似乎并不是很靠譜。

  而且關于安全,還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個人隱私的泄露。現在移動互聯網發展很快,已經將很多個人隱私信息帶入到移動客戶端中,包括個人資料、賬號信息等。而在移動支付的過程中,商家也會獲取消費者的這些個人信息,誰能夠保證商家一定會保護消費者的信息安全?這一點解決不好,同樣會影響到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此外,開通移動支付,首先需要消費者進行一些相對麻煩的設置。而對于數量眾多的普通消費者來說,涉及支付層面的設置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既不習慣也缺乏信任,尤其現在很多中老年人根本不使用網銀,所以有人認為移動支付只能是一個“有限”的領域。如何能夠解決使用移動支付的第一步也成為移動支付未來發展必須跨越的的一門檻。

  產業鏈聯手應對

  移動支付目前所面對的問題,顯然需要產業鏈各方共同面對。

  長江證券分析師陳志堅認為,電信運營商必須要有兩個方面的硬件條件準備,一是定制支持NFC技術的手機終端;二是采購帶安全模塊的NFC-SIM卡或NFC全卡,以適應不同用戶使用。

  而中國移動和中國銀聯的合作表明,雙方已經在這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表示,中國移動今年將把手機錢包作為重點業務,加快在全網范圍內的規模推廣,全年計劃銷售NFC終端超過千萬臺。

  據介紹,中國移動將在北京、上海等14座城市率先推廣手機錢包業務,并逐步推廣至全國。在應用領域除了銀行卡外,陸續將引入市政卡、公交卡、校園卡、企業卡和會員卡等重點應用。預計到今年9月底,將有多款TD-S/L NFC手機上市,涵蓋目前市場上的主要手機品牌,價位全面覆蓋從500元至5000元各個檔次,支持最新版本的安卓系統和Windows phone系統。

  中國銀聯相關人員表示,目前小額快速支付業務已經建立了超過100個示范商圈,中國銀聯超過126萬臺受理終端已經全部完成升級改造。

  而作為首批與中國銀聯TSM平臺實現對接的商業銀行,光大銀行銀聯移動支付卡產品可以通過手機屏幕實現與用戶之間、后臺系統之間的交互,為消費者帶來超越傳統IC卡的用戶體驗。

  張萌認為,移動支付產業鏈上各主要環節應加大合作力度,通過加大促銷、商戶合作等方式對市場進行培育。“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移動支付發展提供了終端和網絡基礎,移動支付技術的成熟以及移動應用的發展為移動支付提供了市場應用環境,這些因素成為推動移動支付發展的主要動因。”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戴春榮表示,目前國內近場支付已經逐漸形成了初步的“運營商+銀聯+銀行”三方共同合作模式,行業發展即將駛入快車道。

  電商專家李明友更是樂觀地認為,“少則一年,多則三年,移動支付會大行其道”。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