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7到142再到231 物聯網專業將成高校必備專業
“行業未興,人才先行”,這句話用在當下物聯網領域再貼切不過了。自2009年“感知中國”戰略提出至今,物聯網浪潮已由行業涌入高校。各大高校紛紛開設“物聯網工程”、“傳感網技術”、“智能樓宇工程”等等物聯網相關的專業。
據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統計數據,在本科院校,全國2010年有37所開設物聯網工程專業,2012年數量增至142所,2013年達到了231所,增長速度迅猛。而全國的本科院校一共1000所不到,可見該專業普及率在飛速上升。而在專科院校,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率達50%以上。今后物聯網專業或許將會和計算機專業一樣,成為所有高校的“必備”專業。
政策鼓勵下的類市場現象
其實說到這么多學校紛紛開設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物聯網良好的發展前景和人才空缺,使得高校為了提升就業率而開設此專業;第二是國家大力的政策鼓勵。這一點可以類比行業情況:物聯網被寫入十二五規劃中以后,各地政府對物聯網產業、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扶持和補助,所以很多人都投身到物聯網事業中。而在高校也是一樣,開設物聯網工程專業可以獲得一定的資金支持,便于學校的教學研究出成果。
圈地取款VS真材實料
上面也說到了資金支持,確實,很多學校是為了獲得資金支持而開設該專業,其實對物聯網都未有涉足。為此社會上不斷出現負面評論,呼吁高校做實事。然而也是有相當一部分學校并不是為了地和錢,而是踏實做一些研究。清華大學就并未開設此專業,因為物聯網本身是一種舊技術新模式的套路,是一種隨時代改變而誕生的科技融合體,所以相關課程并不一定要專門開設一個專業,在應用研究上計算機、自動化等專業的學生也可進行。
課程在不斷改進
每年教育部及其合作單位都會就物聯網工程專業去研究討論教學體系,而且隨著物聯網行業的發展、穩定和成熟,一些新的元素也會被添加至高校教學中來。很多學校針對自身的特點,對于物聯網工程的教學會進行揚長避短,側重于傳感、網絡、應用的某一方面,而商科類的學校則更加偏向于商業模式、運營管理等。
專業中形形色色的學生
我經常遇到一些剛就讀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學生,他們對自己的專業了解甚少,報名時也并未考慮過多問題,不清楚行業的情況,也不知道畢業以后可以做什么,處于迷茫的時期。還有一些學生則完全相反,他們大學之前對物聯網就有所了解,覺得前景很好且感興趣才報的這個專業。總體上說,接觸了幾乎全國所有開設此專業學校的學生后,我感覺他們總體的情況是樂觀的,隨著不斷了解行情,不斷深入學習專業知識,對于未來大家也逐漸有了較為清晰的打算。
畢竟物聯網工程專業也只開設了3年(官方),行業也只發展了4年不到,還需要時間去完善調節。隨著物聯網泡沫的破滅,新模式的誕生,相信物聯網專業的人才們會堅定自己的選擇,開創新時代的人,可能正在某個自習教室里面寫作業呢。
編者按:物聯網行業漸漸進入了健康發展的穩定期,該專業也在不斷完善、擴展,希望物聯網人才多多關注行業、關注市場,做好“先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