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食品全程追溯百億 市場快馬加鞭
8月24日,北京稱將對乳制品、肉制品等10類高風險食品實施全程追溯。分析指出,面對時有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百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有望迎來快速建設時期,相關個股面臨短線的交易機會和中長期的投資機遇。
北京將對十類食品全程追溯
日前,北京稱將對乳制品、肉制品等10類高風險食品實施全程追溯。對于嚴重違法經營者將實行“終身行業禁入”。
據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介紹,北京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食品安全將作為重點公開事項之一。其中,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專項檢查整治等信息將及時發布,重大突發事件信息將隨調查處置進展情況同步公開。
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張志寬表示,北京市將構建統一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和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平臺,依法公開重點高風險食品的全程追溯信息以及食品生產經營者、從業人員的信用信息。
事實上,隨著我國食品安全問題不斷爆發,食品溯源體系建設已經在我國初步啟動。早在瘦肉精事件爆發第二年的2010年,我國食品安全流通追溯體系便開始啟動建設。2012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其中明確提出了計劃用三年時間使我國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工作安排》指出,根據國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化資源,按照統一的設計要求和技術標準,建設國家食品安全信息平臺,2013年底前,完成主系統和子系統的總體規劃和設計。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各種食品安全“門”不斷考驗著消費者的承受力,也讓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與日俱增。“面對時有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加快建設和完善監督、追溯體系非常迫切。”
而根據《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規劃》,乳品電子追溯系統覆蓋所有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生產經營單位。肉類蔬菜電子追溯系統覆蓋全國城區人口100萬以上以及西部城區人口50萬以上城市。酒類產品電子追溯系統覆蓋試點產品生產經營單位。保健食品電子追溯系統覆蓋所有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
食品追溯空間超百億
據了解,目前,我國正在進行3批共35個城市的食品溯源體系建設試點,首批10個試點城市已全部建成追溯體系并投入試運行,初步實現了追溯功能。根據商務部市場秩序司4月份發出的《關于2013年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2013年將新增部分城市開展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
此外,商務部計劃在“十二五”末,爭取讓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系統覆蓋到所有百萬人口以上城市,并涵蓋肉類、蔬菜、禽畜、水果、水產品、食用菌、豆制品等各類食品。按照現有試點城市的投入規模進行簡單估算,整體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海通證券研指出,按照省會城市與計劃單列市平均投入6000萬元,百萬人口以上城市平均投入4000萬元,普通地級市平均投入2000萬元進行簡單估算,僅省會城市與計劃單列市的追溯體系建設就需投入21.6億元,百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市場規模為34億元,若最終推廣至普通地級市,則整體市場空間將達到百億元。
海通證券還指出。如果考慮到未來追溯體系的覆蓋品種將進一步增加到涵蓋肉類、蔬菜、禽畜、水果、水產品、食用菌、豆制品等各類食品,同時追溯體系將有望向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演變,則市場空間將有進一步大幅提升的可能。
相關資料顯示,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最早出現于1997年。起因于歐盟應對‘“瘋牛病”問題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采用相關系統進行食品溯源,特別是英國、日本、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建立有賴于物聯網相關的信息技術,目前主要技術有無線射頻(RFID)技術和二維碼技術。前者主要用于在食品包裝上添加帶有編碼芯片的標志,在產品移動過程中進行實時信息采集和記錄;后者(二維碼技術)則對應終端對二維碼進行拍攝查詢產品相關信息。
據海通證券分析師介紹,從2011年到2013年,追溯體系的招投標有三個特點:(1)合同總金額的顯著提升;(2)由分散招投標向集采轉變;(3)市場集中度開始提高,優勢企業市場份額提升較快。相關上市公司中新大陸的收入彈性顯著大于其他公司。隨著追溯體系建設推進,可能會形成主題投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