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IP”:設備+大數據讓人類定制"身體機能"
網絡的發展從最初的計算機連接計算機,到后來的手機連接手機,到現在物體連接物體,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被網絡所收集與利用,計算機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加工處理可以影響物體的運行規則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隨著網絡和傳感技術的日益進步,人體聯網已經被許多業內人士和行業專家所關注。
可穿戴設備的發展
可穿戴設備近期比較火熱,由于穿戴設備可以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目前可穿戴設備有智能手腕、智能手表、智能眼鏡以及一些擁有特定功能的設備,如智能血壓計、智能心電監測設備等等。
隨著可穿戴概念的深入,他會逐步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設備,由于一些穿戴設備擁有感知身體機能的功能,而且他們能夠實現數據交換,這也使得人體的身體有了進入互聯網的能力。
人體IP概念的提出
既然人需要聯網,那么就應該像互聯網和物聯網一樣給人體一個特點的識別代碼,這個代碼在互聯網和物聯網中被稱為IP,那么人聯網的識別碼暫且稱為人體IP。
"人體IP"概念在2013年7月由《商業價值》主辦的2013MIIC移動互聯網創新大會上被首次提出,當時在場觀眾對翟飛提出的不少可穿戴領域的新穎觀點都表示贊同,并引起了熱議,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演講內容。可以說,這些新穎觀點為給整個可穿戴行業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人體IP的應用
人體數據是大數據的一個組成要素,也是未來大數據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互聯網IP地址一樣,人體也是一個IP終端,帶來了各種人體生理指標數據。人體數據包括脂肪含量,卡路里、BMI值(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指數,用以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心率、血糖、肺活量和血壓等成百上千種,這些數據給人體健康信息帶來了復雜的組成,是可以在過個方面進行深入挖掘應用的。
簡單舉一個例子,疾病在發生之時,身體的各項生理水平都會有一些變化,這些變化是人體自己服務察覺到的,有了可穿戴設備,將身體的數據收集起來,然后將這些數據傳輸至私人醫生那里,私人醫生就可以根據身體的變化判斷是否有患病的征兆,這個例子也是未來設備影響我們身體的重要寫照。
可穿戴設備將能定制"身體機能"
人體長期以來都是處于自然生長的情況之下,每個人都有了獨特的體型、容貌和身體機能,在未來人類利用可穿戴設備的功能將越來越深入,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打造自己的身體,只要在計算機中輸入想要的體型指標,將這些數據轉化成可穿戴設備的實施目標,設備就會結合我們目前的狀況和需要實現的目標,給人們提供合理的生活方式,引導我們打造主動去打造需要的身體特征,如此定制身體的日子或許就將在可穿戴設備普及中實現。
人體IP的隱憂
人體IP的使用也同大數據的應用相似,每個人的身體作為數據元,其隱私程度相比傳統大數據應用要隱秘更多,在數據安全日益嚴重的當下,使用人體IP技術無疑增加了隱私暴露的風險,人體數據的泄露不僅僅會對隱私的侵犯,更有甚者會對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在數據安全尚未解決的現在人體IP技術還是需要慎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