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5家大醫院將實行就診卡“一卡通”
柳州市各家醫院均有自己的就診卡,這給患者看病造成了極大的不便。致公黨柳州市委員會為此提出相關建議,市衛生局答復,柳州市已著手在市區5家三甲醫院推行“一卡通”項目(一期),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機房裝修階段,項目數據標準正在各相關單位廣泛征求意見。
一家三口就診卡超過10張
“每到一家醫院看病都要先辦卡,算煩了。”談到醫院就診卡的問題,市民龔女士深有感觸。龔女士女兒今年剛好3歲,但已經辦理了6家醫院的就診卡。有時候,她帶女兒去看病,忘記帶卡或卡找不到了,因急著給孩子看病,只好在醫院重新辦卡。龔女士說,每次辦卡都需要填寫相關材料,令人厭煩。而且,由于不知道看病需要多少錢,醫院在辦卡時一般建議患者先存一小部分錢,待看病后發現錢不夠,還得排隊交錢才能取藥。
龔女士說,除女兒擁有六七張就診卡之外,她自己也有5張就診卡,丈夫有2張就診卡。一家三口人的就診卡有十幾張。與龔女士一樣,楊女士身體不太好,而且她喜歡找朋友介紹的醫生看病。因此,她幾乎在市區的每家醫院都看過病,辦理的就診卡也不少。
“有時候拿錯了或忘記帶了,只好重辦。”楊女士無奈地說。
醫院就診卡“各自為政”帶來的問題,引起各界關注。今年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致公黨柳州市委員會提交的《關于實行就診醫保一卡通,推進全市醫療數據共享的建議》指出,一家醫院一張診療卡(就診卡)、一份門診病歷本,既不方便患者,也增加了患者負擔。同時,各醫院的患者就診系統沒有和“全民健康‘一卡通’項目”數據庫共享,使疾病發展及關聯、家族遺傳病學、地域疾病學等研究無法有效開展,不利于疾病的預防和控制。患者就診信息僅局限于醫院,沒有與患者聯系互動,缺乏患者什么時候吃藥、什么時候需要復診、日常需要什么醫療保健等等信息溝通,醫療以人為本的理念沒有真正 落實到患者就診后的保健關懷中。
5家三甲醫院將使用同一張卡
接到致公黨柳州市委員會提交的提案后,今年5月市衛生局專門做出了答復。
柳州市衛生局有關科室負責人說,從2010年開始,市衛生局與市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等相關部門,著手進行柳州市健康“一卡通”的前期調研和考察工作,2012年2月“一卡通”項目(一期)獲得市工信委批準立 項。隨后,項目按計劃完成招標采購、簽訂合同等程序并進入實施階段。該項目一期將完成市內5家三甲醫院“一卡通”改造工作,實現各醫院之間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解決目前柳州市三甲醫院之間各自為政、信息孤立的現狀。同時,一期項目將以基本醫療為切入點,建立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為基礎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實現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基本醫療的整合。
“一卡通”將記錄個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受醫療保健服務的情況,為每名市民建立從出生到死亡全 過程的健康檔案及電子病歷,從而建立起全市性的健康檔案數據庫。“一卡通”項目還將建設居民健康門戶網,改變個人健康信息單向透明的現狀,通過居民健康門戶網站,方便市民查看自己的個人電子健康檔案,開展自我健康管理。此外,該門戶網還提供預約掛號、健康教育、就醫咨詢等服務,市民可以在線瀏覽和下載檢查報告、預約醫療衛生服務等,從而降低群眾的交通成本和時間成本支出,一定程度上緩解醫療機構內人多擁擠的局面。
既然可以在網上下載檢查報告等,那么,患者的隱私會否泄漏呢?市衛生局答復,“一卡通”項目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加強對市民醫療隱私的保護,關鍵崗位人員還要簽訂保密協議,同時加強對系統的日常運行維護,以確保信息平臺安全。
市醫改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一卡通”項目(一期)已進入機房裝修階段,項目數據標準正在各相關單位廣泛征求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