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面對巨大商機 NFC支付眼下很糾結

作者:闕星文
來源:《互聯網周刊》
日期:2013-09-13 08:54:07
摘要:年7月初,中國移動北京公司與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移動NFC手機一卡通”應用,NFC技術首次應用于國內交通行業。中國移動在NFC手機支付方面的投入巨大,早在6月初就與中國銀聯共同推出了移動支付聯合產品——手機錢包。中國移動表示,為加快規模推廣,全年計劃銷售NFC終端超過千萬臺,“移動NFC手機一卡通”的推出也標志著“手機錢包”開始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各方看好 處境尷尬

  今年7月初,中國移動北京公司與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移動NFC手機一卡通”應用,NFC技術首次應用于國內交通行業。中國移動在NFC手機支付方面的投入巨大,早在6月初就與中國銀聯共同推出了移動支付聯合產品——手機錢包。中國移動表示,為加快規模推廣,全年計劃銷售NFC終端超過千萬臺,“移動NFC手機一卡通”的推出也標志著“手機錢包”開始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想來北京人用上公交卡也不過10年時間,如今用手機就能“刷卡”了,這的確令人興奮。但人們很快發現這“卡”不是誰都能刷的:首先用戶要在移動營業廳花費20元“換卡費”辦理NFC一卡通專用SIM卡,還要購買具有NFC功能且經過中國移動認證的手機。如果說20元的換卡費已經讓一些用戶不爽,當看到符合要求的手機清單時,記者本人也放棄了“刷手機”的打算:現階段支持“NFC手機一卡通”業務的手機大多為3000元以上的高端機型,且均為移動定制機。

  盡管中國移動下了大力氣來宣傳NFC手機支付,但從目前來看,用戶對此并沒有足夠的興趣。而這種尷尬,不僅發生在國內。2011年的移動世界大會上,谷歌董事長施密特曾將NFC視為一個“超大規模的機會”,他預言這種技術會把智能手機變成信用卡,從而給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帶來一場“革命”,谷歌也推出了基于NFC支付的“谷歌錢包”。時至今日,盡管移動支付發展迅猛,NFC支付和谷歌錢包卻進展緩慢。6月,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全球移動支付交易額將達到2354億美元,而曾被寄予厚望的NFC支付卻僅占其中2%。甚至有觀點指出,面對市場的不認可,NFC實際上已淪為“Not For Customers”(不適合消費者)。

  眾人拾柴 優勢明顯

  NFC支付的裹足不前,讓不少人對其發展前景產生了懷疑,NFC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前文所述,刨去產業鏈整合、安全等移動支付領域存在的普遍問題,與其他移動支付手段相比,NFC支付的主要缺點是成本高。但和很多新產品一樣,如果可以得到大規模的普及推廣,成本的下降只是時間問題。而能否得到推廣,最終取決于NFC支付是否具有其他移動支付手段所不具備的優點。

  NFC支付具有以下優點。

  第一,安全性高:NFC通信距離不及RFID、藍牙等,NFC手機支付需要在小于0.1m的范圍內才能完成,并且只能進行點對點的通信,這些特征對于移動支付安全來說非常重要。第二,便捷性好,高度集成化:和移動刷卡器設備相比,NFC支付手機在便攜性方面優勢明顯,和目前的RFID支付設備相比,NFC射頻設備在手機上,因此沒有天線的累贅,可靠性更高。第三,耗能低:NFC支付手機即使在關機情況下也可以工作,不用擔心手機沒電的情況下無法完成支付和其他功能。此外,除了近場支付以外,NFC技術還可應用于門禁卡、票證、文件傳輸、電子名片、游戲配對等,應用場景廣泛。

  正因為上述優點,NFC在國外推出時就備受矚目,獲得了各個領域巨頭的支持。NFC技能論壇的140多名成員中,包括三星、諾基亞、LG等手機生產商,T-mobile、sprint等運營商、ISIS、Visa等金融機構以及谷歌等軟件開發商等。而盡管近年來進展緩慢,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到了NFC的陣營中。這些都說明NFC支付的前景是光明的。但用戶使用習慣的培養、產業鏈的整合、手機的更新換代等因素都決定了NFC支付的普及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業內有觀點認為,NFC支付預計將在2015年以后迎來發展的高潮。Gartner預測,到2017年,NFC交易將占移動支付交易總量的5%,預計將從2016年當NFC手機和非接觸式讀卡器的普及率增長時,NFC會大舉增長。

  銀行發力 方案頻出

  盡管全面普及尚需時日,但看到其中巨大商機的各家銀行紛紛發力,掀起了NFC產品推出的小高潮。目前的NFC解決方案主要有三種:NFC全終端方案,即將安全模塊存儲在手機硬件中;NFC-SWP方案,即安全模塊存儲在SIM卡中間;第三種為NFC-SD卡方案。其中,NFC-SWP方案是通用開放的國際標準,在獲得央行移動支付技術標支持后,該方案也成為國內NFC未來發展的主流。

  早在今年5月24日,浦發銀行就推出了與中國移動合作的NFC手機支付產品,這是我國第一款正式上市的手機支付銀行卡。出于安全考慮,浦發的NFC手機支付采用了雙賬號解決方案,即手機關聯小額支付和信用卡兩個賬戶。當客戶刷卡時,系統根據金額自動識別:1000元以下的交易通過小額支付賬戶自動支付,無須輸入密碼;1000元以上的,則通過信用卡賬戶支付,需要輸入密碼,從而較好地兼顧了安全和便利。早在2010年,浦發銀行就前瞻性地投入移動金融領域研發,基于NFC-SD卡方案先后推出了手機支付、手機銀行、手機匯款、手機繳費等系列創新產品。隨著浦發銀行多款手機支付產品的推出,其手機近場支付用戶已接近百萬級,成為國內唯一實現手機支付業務規模化發展的商業銀行。

  去年11月,招商銀行聯合中國聯通發布了基于NFC-SWP卡的“手機錢包”解決方案,該項業務已于當年12月開始在上海商用,今年陸續面向全國推廣。今年2月5日,招商銀行又與中國移動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NFC-SWP方案開展合作,實現符合中國人民銀行規范的PBOC2.0等系列標準的移動支付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電子現金應用、貸記卡應用等多項金融支付應用。

  此外,今年1月,建設銀行發行了手機支付信用卡。建行發行的手機支付信用卡基于NFC-SD卡方案,卡內包含信用卡主賬戶和電子現金賬戶,通過配套移動支付專用手機使用,可實現NFC近場支付和遠程支付功能。7月,光大銀行與中國銀聯、中國移動聯合推出手機支付平臺“陽光e付”該產品由光大銀行與通訊運營商及中國銀聯合作開發,基于NFC-SWP方案,據最新消息,“陽光e付”業務的下載人數已超過四千人,累計用戶數量躍居同行業第一。8月,中信銀行與中國聯通簽署手機錢包業務全面合作協議,所推出的NFC支付同樣基于NFC-SWP方案。

  未來方向——空中發卡

  NFC支付方興未艾,但行業中的領先者已經將目光投向未來,尋求對NFC支付進一步的優化,賦予其更強大的移動支付功能。

  業內人士表示,NFC支付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建立空中發卡平臺,從其上下載卡片到SIM卡上,從而以實現“空中發卡”。目前SIM卡上的數據都是在出廠前固化的,未來則可通過空中平臺將各種卡向移動應用一樣下載到SIM卡上。“不同之處在于這些應用涉及支付或其他內容,這些內容必須要有密鑰來管控以保證安全。由于安卓等都是開放系統,這些密鑰如果寫在手機上是不安全的,這就會造成安全漏洞。但SIM卡是不一樣的,它是有訪問限制的,一款應用是不可能隨便訪問我SIM卡里的內容的。我可以限定只有某些應用可以訪問我SIM卡里的內容。以前的卡就是寫死的,你讀也讀不出來,寫也寫不進去,密鑰在出廠時就寫完了。未來的趨勢是我可以建立一個卡上的App Store,可以下載、刪掉各種應用。”中國電信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產品創新部經理李積惠表示。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