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 改變執警模式
江蘇云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技術總監祝辰,是個執著于物聯網、云計算的海歸博士,在一次業務交流會上,蘇州交巡警支隊的負責人被他的云變智能交通監控指揮聯動平臺系統所吸引,于是從2011年下半年與蘇州交巡警合作以來,經過近兩年的開發、測試和運營,到今年8月底已試運行了兩個月。
在蘇州市公安交通指揮中心的操作臺前,蘇州交巡警支隊副支隊長周紅碩介紹說:“使用云變智能交通監控指揮平臺后,在蘇州環線高架上,過去區一級的后臺要有十幾個人,現在實驗下來,高峰擁堵時,也只要2到3人盯著就夠了,平峰時段人就更少了,大大解放了后臺監控的警力人員。不管是交通事故,還是擁堵,過去打110需要10至15分鐘了解和處理情況,現在30秒以內就了解了事故的發生情況,幾乎達到了同步發現”。
據介紹,蘇州的機動車總共有230萬輛,引發交通擁堵和應對擁堵是關鍵的環節,若事故處理不當,堵上半小時,道路就癱瘓了。按照蘇州市201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總體目標要求,警務現代化和交通管理的現代化是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現代化。而云變智能交通監控指揮系統的引入,只是在蘇州交巡警支隊原有信息化的基礎上引入了軟件,改變了“交警是敬禮、開單、太陽下面揮手”的現狀,可以進入每家每戶解決停車難等矛盾,減少路面事故等。智能交通使為民服務的效率大大提升,從報警、確認、派單到出警等五大警情的確定,效率提高了20%。
蘇州市汽車電子與智能交通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路小波認為,智能交通監控平臺系統,采用了云計算、物聯網中的核心技術,對視頻數據等適時分析,海量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節點多,高效、運行可靠。該技術采用了視頻的智能分析技術,用計算機識別、分析圖像并自動報警,減少了過去交通事故、違章都是人來看的現狀,使交警的執警模式大為改變。而監控與誘導信號控制的聯動,如發生交通擁堵,通過路邊誘導屏的提示,讓人們判斷選擇路線,起到疏導擁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