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或成為未來最值得投資領域
國泰君安證劵日前發布的《新醫療與大健康-國泰君安2014醫藥行業投資策略》指出,在反商業賄賂、醫保控費、藥品降價壓力下,2014年,醫藥行業增速中樞或下滑至10%-15%且分化嚴重,醫藥行業進入選股時代。《投資策略》認為,智慧醫院、民營醫院、診斷及研發外包、健康消費品、消費類醫療器械、高端創新藥與政策擾動無關,受益于消費升級,滿足大健康需求。那么,投資者要如何把握投資要點,在2014年脫穎而出呢?
智慧醫療未來5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投資策略》認為,智慧醫療市場處于啟動前夜,未來5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主要通過向醫院、醫生、藥企、保險公司等收費實現盈利。目前國內大量將全面進軍智慧醫療領域。


2011年以前;醫療信息化建設是我國醫療改革的開端,移動技術迅速發展,移動醫療成為重點的扶植對象;
2012年,智能終端設備開始普及,而移動醫療受到資本熱捧;
2013年,由于用戶認知不高,產業鏈整合效果不佳,商業模式模糊,市場整合開始,大的廠商開始形成探索商業模式。
《投資策略》預測
2014-2015年,醫療服務機構進入,運營商、終端廠商、軟件商都成為產業鏈的一環,移動醫療市場開始增長,用戶開始增加。
2018年以后,市場高速發展,移動醫療走向成熟,用戶數量增長,商業模式成熟、市場需求旺盛但競爭強度也加大。
具有規模效應的醫療集團引來發展契機
《投資策略》指出,后付費向預付費轉變的過程中,民營醫院有動力控制成本,避免過度醫療,節省醫療費用,具有規模效應的醫療集團迎來發展契機。其中,整形美容、輔助生殖為最有吸引力的民營專科。

診斷和研發外包成為大勢所趨
《投資策略》表示,在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豆油控制成本壓力,因此都會選擇診斷外包,而藥企為了節省臨床試驗費用支出,也會選擇研發外包。且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已成為跨國企業醫藥研發外包向新興市場轉移的首選,此外,與美國相比,我國獨立實驗室潛力巨大。
2014年或收益的公司
中藥瑰寶企業借先天優勢向健康消費品延伸。消費類醫療器械不受反商業賄賂影響,受益于養老產業園的建設和消費升級。高端創新藥多為醫保之外的自費藥,不受控費藥價影響,受益于消費升級。此外,該報告還預判了2014年在這幾個板塊收益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