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未來實現全生活鏈支付全國聯網
2016年底前,我國大中型城市將初步實現公共交通一卡通的跨市域、跨交通方式使用,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國范圍內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全國聯網。這是記者日前從交通運輸部獲悉的。“交通一卡通將成為公眾生活的一卡通。”中國交通通信中心主任曹德勝稱。
我國公共交通一卡通起步于1999年,目前,全國已有254個地市級以上城市發行了公共交通一卡通,總數超過3.5億張。據了解,3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了《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術規范(試行)》,全面啟動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技術規范驗證工作。這是交通運輸部切實履行國務院賦予的“指導城市客運管理,擬定相關政策、制度和標準并監督實施”職責以來,推出的立足提高公眾出行服務體驗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
但現實中,一些公眾反映,一卡通還只能用在公交車上,即便屬于公共交通概念的出租車也不能使用。
記者曾在天津調查發現,2007年7月天津市出租車配備“一卡通”刷卡功能的計價器,支付出租車費屬城市卡應用范圍,每次下車時,車中都有“歡迎使用城市卡,請帶好隨身物品”的提示音。可是,當乘客真要刷卡時,許多司機卻要求乘客支付現金。“你們乘客刷卡支付車費后,我必須將刷卡數據送到數據采集點,才能和一卡通公司結賬,再去指定銀行兌現。我天天開車,哪有時間辦這些手續。”出租車司機以這樣的理由拒絕。
“一卡通刷卡,拿到錢的速度太慢。”北京的出租車司機描述“苦衷”。目前,公交一卡通的平臺結算系統尚不健全,司機拿到錢的周期通常會超過15天,由于出租車運營多采用對班、輪班等合作方式,資金的即時結算對于司機來說至關重要。
但在上海,記者每次使用一卡通付車費時,未曾被拒絕過。錦江公司的一位司機說,“我們這邊的一卡通公司承諾在數據上傳后48小時內司機就可到銀行網點使用聯名卡提取刷卡車費,沒有覺得麻煩呀。可能外地一些司機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吧。”
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副司長王水平說,各地公共交通一卡通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標準不一、各城市間不能聯通、無法實現大規模聯網應用等突出問題,下一階段我們會突破行業、城市間的壁壘,讓一卡通全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