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要警惕國外企業的“潛規則”
目前,智能家居已經成為全球熱點,各國政府及企業紛紛將智能家居列入重點發展目標,智能家居很可能成為智慧的地球以及我國物聯網最先落地的應用之一,在今年初Google收購了Nest公司后,世界迎來了一次智能家居浪潮,國內外企業均緊盯這一熱點應用并相繼發布了智能家居發展規劃。
物聯網,在美國也稱為傳感網,其基本原理是通過部署大量的傳感器,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不間斷感知環境中的各種狀態數據并上傳到云端進行處理分析最終做出判斷是否對環境狀態進行干預。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面大規模積極干預我們所在的生存空間。這也將拉開全球大規模創新的序幕。
物聯網從本質上來看,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結合物,它具備跨界的重要特征,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已經成為全球的制造大國,經過20年的互聯網發展,我國已經培養出大量的互聯網人才,這兩個特點為我國發展物聯網奠定了全球優勢,從目前全球物聯網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某些應用領域已經在引領全球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將形成超越西方的巨大市場,在下一個消費浪潮到來之前,我國企業是否做好了功課,是否已經在謀劃未來顯得至關重要。
中國經濟最終要超越西方,還是要靠創新,根據現代商業規則,知識產權是保護創新的有力武器,在物聯網智能家居領域我國企業是否具備知識產權意識,是否能夠在此領域持續創新并且具有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國家專利局網站公布的信息,我們能夠查詢到的涉及智能家居的專利非常有限,在這有限的專利中價值不太高的實用新型專利占據了最大的份額。而智能家居的專利對于阻擋外企入侵我國新興市場具備了中國長城的作用。通過發明專利而不是價格戰阻止外企入侵是這一次物聯網產業浪潮有別于工業革命、互聯網革命等傳統產業的鮮有特征,更為可貴的是這些專利都已經研發出了實際的產品銷往海內外市場,很顯然我國企業已經先人一步用西方的思維打敗了西方。
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全社會的支持,作為國家層面,在物聯網在智能家居等新興領域,我國行業主管部門應大力保護國內企業的知識產權,呵護企業的創新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保護國產創新、鼓勵國產創新、發展國產創新的積極氛圍,為我國與西方在這一輪新興科技產業浪潮面前一較高低打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