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義:統籌推進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 實現一卡通
2011年8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中國人民銀行共同決定,在社會保障卡上加載金融功能。這一部、行雙方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進行的跨部門戰略性合作,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兩年來,部、行竭誠合作,緊密配合,開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通過聯合發布指導意見,明確了加載金融功能工作的目標、任務與實施步驟;通過共同制定統一標準,為在同一芯片上支持社保與金融兩大門類應用提供了技術保障;通過在發行審批和質量監督等各管理環節的分工合作,保證了加載金融功能工作的規范開展;通過共同開展試點,推動加載金融功能工作逐步走向深入。

一、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成效顯著
在短短兩年時間里,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也帶動社會保障卡建設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1.推動了社會保障卡發放快速增長,服務人群迅速擴展
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國除青海、西藏外30個省級單位(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部發行了社會保障卡,發卡的地市及以上城市達到334個,占全部地市的87%。持卡人數突破5億,達到5.4億,比“十一五”末增加439億,并以每月千萬級的數量增長,已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8億)的67.5%。發卡對象按照社會保障“覆蓋全民”的要求從城鎮職工擴展到城鄉居民,23個省份已開始向農村居民發卡。據2013年9月底的統計,具有金融功能的社會保障卡已達2.49億張,占當時發卡總量的一半以上,占加載金融功能工作啟動以后新增發卡量約72%。可以說,新發的社會保障卡已普遍加載了金融功能。
2.引領了社會保障卡應用不斷創新,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社會保障卡已成為支持醫保即時結算的重要工具,許多省份還實現了省內持卡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多數地區的社會保障卡已同時具備了憑卡掛號、憑卡就診等診療卡功能。一些地區還借助卡內金融賬戶,采取了“先診療、后付費”的醫療服務模式,實現了一次刷卡,同時支付醫保費用和個人自付費用,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歡迎。許多地區將養老金、失業金、醫保報銷費用等陸續放到了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之中,還有些地區正在計劃將政府發放面向個人的財政性補貼都放到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之中,實現集約化管理和服務,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在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業務中,社會保障卡應用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持卡辦理公共就業服務事項,已成為社會保障卡應用的一個新領域。
3.促進了社會保障卡管理日益規范,質量和安全同步提升
2011年人社部發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并相繼在標準、發行、密鑰、產品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管理措施。加載金融功能工作啟動后,各地人社部門借鑒合作銀行的先進經驗,進一步優化管理模式,突出的特征就是普遍將發行管理層級從地市上移到省級。在已經發卡的30個省份中,24個省份已經或正在規劃全省統一發卡,這些省份都加強了全省統一管理的力度,通過諸如統一配置設備、統一卡管系統、統一宣傳口徑、統一終端標識、統一管理制度、統一組織省內異地用卡,統一選擇合作銀行等方式,推動了全省社會保障卡陜速、規范發展。
二、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前景廣闊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保障一卡通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將社會保障一卡通納入國家總體部署,確定了“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發放數量達到8億張,覆蓋60%人口”的目標。2013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提出,要“加快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社會保障一卡通”。當前,社會保障工作進入了以統籌城鄉、覆蓋全民、跨業務協同、跨地區協作為主要特征的新的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需求日益強烈,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大社會保障卡普及和應用工作的推進力度,早日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
1.加大社會保障卡發放力度,努力實現人群全覆蓋
力爭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今明兩年再新增發卡3億張,實現“十二五”期末達到8億的目標。“十三五”期間,還將保持較高的發卡速度,在本屆政府任期內達到10億,隨著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全面建成,最終實現城鄉居民“人手一卡”。
2.實施金保工程二期,構建支持“一卡通”的技術環境
金保二期將在一期建設成果基礎上,構建覆蓋全國、聯通城鄉、安全可靠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網絡,推動信息系統向省、部兩級的集中,建設全國集中、動態更新的持卡人員數據庫和統一的跨地區信息交換平臺,為社會保障卡跨地域、跨業務應用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3.擴展社會保障卡應用領域,實現業務“一卡通”
繼續深化社會保障卡在就醫結算和就診全過程中的應用,全面推廣在各項社會保險,以及就業管理和服務等業務中的應用。借助加載的金融賬戶實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各類面向個人的就業扶持政策補貼的集約管理和集中支付。引導社會保障卡向衛生、民政及其他政府公共服務領域擴展,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4.拓展社會保障卡應用地域,實現跨地“一卡通
建立社會保障卡跨地區接入制度,在全面實現省內異地持卡就醫結算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全國跨省異地持卡就醫即時結算。大力推動社會保障卡在跨地區轉移接續、跨地區待遇領取等業務中的應用,為人民群眾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
5.規范社會保障卡管理,打造人民群眾的“放心卡”
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卡建設管理制度,將社會保障卡的發行、制作、運輸、使用及日常管理等諸環節全部納入更加規范的軌道,積極拓展社會保障卡申領、掛失等便捷服務能力。繼續加強對社會保障卡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讓人民群眾拿著放心,用著舒心,切實保護持卡人的合法權益。
三、共創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工作新局面
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后,推進社會保障卡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就成為人社部門與合作銀行的共同責任。社會保障一卡通宏偉目標的實現,依賴于雙方的竭誠合作,共同努力。對此,應把握好三個方面。
1.民生為本
對民生的共同追求,讓“社保”與“金融服務”走到了一起。在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工作中,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堅持服務民生的主線。過去兩年,盡管在發卡用卡、利民便民方面,取得了可喜進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雙方共同研究、解決的問題。比如社會保障卡中的銀行賬戶開卡率不高,啟用、掛失、補辦時老百姓“兩頭排隊”,跨行、跨地時難以獲得同等的金融服務,農村缺乏支付新農保待遇的受理環境,等等。這些問題需要雙方本著讓老百姓得實惠、享便利的原則,共同研究和解決。
2.勇于創新
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是個開創性的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需要不斷開拓思維,大膽創新。在以往的推進過程中,人社部與人民銀行密切協作,開展了許多創造性的工作。比如,隱蔽磁條過渡,“拼盤”方式兼容,“統一受理、分頭檢測”等,都是雙方打破陳規進行的創新性合作。許多地方人社部門與商業銀行在合作中也摸索了許多新方法、新點子,如利用金融流動車解決農村受理環境差、新農保待遇領取難的問題等。面對加載金融功能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更要跳出既有框框的束縛,堅持解放思想,大膽實踐,創新地加以解決。
3.尋求共贏
人社部門與商業銀行有著良好的合作傳統,在資金管理、參保繳費、待遇支付等方面,一直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在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工作中,雙方也要換位思考,相互認同,相互支持,共同發好卡,用好卡,管好卡。商業銀行要認識到肩負的社會責任,以更好的服務方式和更高的服務水平,為人社部門服務民生提供大力支持;人社部門要積極推進社會保障卡應用,讓卡內的資金多起來、轉起來,讓商業銀行在支持民生事業的同時,取得應有的效益。只有雙方互惠共贏,社會保障卡加載功能才能不斷健康有序地向前邁進。
“社保人”都有一個夢想,就是讓每一個老百姓都擁有一張屬于自己的社會保障卡,只要將其帶在身邊,就意味著安全,意味著保障。相信在人社部門與人民銀行、各合作商業銀行的共同努力下,這一夢想一定能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