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接軌城市公交或讓區域出行“一卡通”夢想成真
以后乘動車也可以不買票直接刷卡進站了,下周一起,鐵路版“武漢通”將正式登陸武漢。(9月18日武漢晚報訊)。
據了解,“武漢通”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和中國銀行聯合發行,是繼京津城鐵、廣珠城軌開通“一卡通”后的第三家,正反面分別顯示持卡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照片等信息,該卡不取現、不計息、不可透支,僅限鐵路行業使用。
刷卡進站,給大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方便快捷。在習慣了公交、地鐵、輕軌的刷卡上車、刷卡付費后,鐵路部門這個“一卡通”的構想不禁讓人眼前一亮,雖然鐵路系統現有的電子售票系統已經開創了新的售票模式,但是由于出行人數眾多,售票、取票“排長龍”現象時有發生。對于旅客,出行前都要經歷上網購票或是電話訂票然后排隊取票再進站的繁瑣過程,對于鐵路系統來說旅客進站要檢票,上車還要驗票,鐵路工作人員工作量很大。推行鐵路“一卡通”,不但簡化了旅客出行程序,節約了時間,還可以大大減少鐵路職工的工作量,提高鐵路生產效率。
筆者認為,“一卡通”刷卡進站僅僅是鐵路部門優化客運服務、改善旅客乘車需求的一個開始。大到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區等全國重點經濟區域,小到筆者身邊的“呼(呼和浩特)—包(包頭)—鄂(鄂爾多斯)”經濟圈,小范圍內的人員流動量很大,而且隨著社會發展和市場需要,以及軌道交通的大量普及,衍生出很多“雙城客”,工作范圍和生活地點很難長時間的統一,來往于100公里范圍以內的人們越來多,“一卡通”對于他們來說無疑使福音,而且他們更加期待的是更大程度上的“一卡通”,使經濟圈內的所有交通工具都能“一卡通”,不再需要無數張公交卡、不停的買車票。
誠然,筆者上面的提到的“一卡通”不太容易實現,涉及公交、公路運輸以及鐵路運輸,但是面對中國鐵路的高速發展和便民舉措的不斷出臺,我們有利于相信鐵路系統會為之努力,也會努力引領起這樣的潮流,這樣的便捷出行不會太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