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推動移動支付硬件化 NFC迎來發展機遇
NFC非接觸方式的移動支付,被認為是用戶體驗最理想。然而,由于之前NFC智能手機和收款設備的缺乏,谷歌錢包等早期的NFC支付工具,并未打開局面。

由于缺乏一個領先廠商或技術標準,移動支付呈現出百花齊放。比如基于刷卡器的信用卡刷卡支付,二維碼支付,賬戶密碼支付,指紋識別支付,甚至是“人臉識別”移動支付。
摩根史丹利公司的分析師 Smittipon Srethapamote表示,在蘋果的引領之下,移動支付工具將會朝著硬件化的方向發展,硬件支付工具將取代基于純互聯網服務的“軟件類支付”。
在移動支付市場,蘋果其實是一個遲到者。然而憑借著軟硬整合的獨家優勢,蘋果支付在硬件整合方面做出了創新。除了利用手機內置的指紋識別傳感器驗證身份之外,蘋果此次在手機中專門植入了一個安全芯片,用于保存用戶的支付賬戶信息。其他應用和開發者,完全無法讀取這一信息,另外信息采取加密,即使被盜也毫無價值。
在九月的發布會上,支付的安全性,成為蘋果高管推介蘋果支付的最大賣點。蘋果也強調,不會采集用戶購物的任何數據和歷史。
上述分析師指出,和目前基于純云服務的移動支付相比,蘋果經過安全提升的NFC支付,將更加可靠,將同時具備普及性和安全性。
這位分析師表示,基于硬件植入的移動支付,將會導致移動設備和收款設備成本更高,但是從長遠來看,支付欺詐的現象將大為減少,這將會鼓勵手機制造商和零售商戶,接受硬件成本的一定上升。
蘋果基于硬件的移動支付,將會給一大批沒有手機硬件的支付廠商帶來巨大壓力。眾所周知的是,面對強大的蘋果,制造手機的三星電子和純支付服務商Paypal已經在移動支付上結盟。三星手機用戶將可以使用基于指紋身份驗證的手機支付服務。雙方在智能手表等設備的支付上,預料也會合作。
蘋果另外一個支付對手“谷歌錢包”,擁有安卓生態系統的支持,但是苦于推出時間太早,缺乏硬件基礎設施支持。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安卓手機陣營紛紛效仿蘋果,將NFC芯片作為標配硬件, 谷歌錢包將會迎來一個“第二次爆發”的良機。
反觀Stripe,Square等實力較弱的純支付廠商,可能會在蘋果支付的洗牌中,面臨不小的沖擊。
NFC支付的發展,需要廣大的商超百貨以及街頭的商戶,具備支持NFC的收款設備。就在蘋果支付對外發布后的第二天,蘋果合作伙伴萬事達公司就宣布,將要求所有在2016年1月1日之后在歐洲銷售的POS機,必須支持NFC功能。另外最遲到2020年,目前使用的老式POS機,也必須升級到支持NFC手機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