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區物聯網發展的若干意見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寧夏政府網
日期:2014-10-11 09:44:32
摘要:物聯網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滲透性強、帶動作用大、綜合效益好的特點,推進物聯網發展,對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和產品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快推進我區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區物聯網發展的若干意見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

  物聯網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滲透性強、帶動作用大、綜合效益好的特點,推進物聯網發展,對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和產品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快推進我區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

  按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總體要求,抓住國家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機遇,結合“兩區建設”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突破關鍵技術為核心,以推動需求應用為抓手,以培育產業為重點,圍繞RFID、傳感系統、嵌入式軟件、系統集成等物聯網核心技術,重點突破物聯網產業化以及應用推廣等關鍵環節,營造發展環境,創新服務模式,合理規劃布局,建立有利于我區物聯網發展的政策環境、服務體系和支撐平臺,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能力強的骨干企業,推進產業集群發展,使我區成為西部地區有重要影響力的物聯網應用及產品生產基地。

  二、發展目標

  以構筑“智慧寧夏”為目標,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將我區建設成為物聯網技術研發、產品試制、示范應用的重要省區,初步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相對完善的產業體系。

  (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每年重點組織10項以上關鍵技術攻關項目,攻克一批物聯網核心關鍵技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產品系列,基本形成與物聯網產業發展相匹配的技術支撐體系。

  (二)應用示范初具規模。“智慧寧夏”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物聯網技術要在生產管理、精準農業、物流運輸、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節能環保等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部分領域應用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形成較為成熟的、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

  (三)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物聯網產業增加值年度增長率保持在25%以上,到2017年物聯網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5億元以上,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四)產業體系初步建立。培育5個主營業務收入2億元以上、10個1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打造30個“專、精、特、新”的專業化關聯企業,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物聯網產業集聚區,初步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三、主要任務

  (一)推進一批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按照“以應用促發展”的思路,立足我區物聯網產業發展基礎,重點推動物聯網技術在工業生產管理與控制、農產品種養殖與加工、物流運輸、公共服務、應急管理、公共安全、環境監測、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樓宇等領域的應用,分期分批建設5大示范工程。

  1.智慧城市工程。依托寧夏電通實業發展公司、銀川方達電子系統工程公司等企業研發應用于城市基礎設施監控、城市公共安全、智能家居、企業安防與智能樓宇監控、智能環保、智慧旅游等方面的產品,開發各類物聯網城市應用平臺和系統,建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綜合管理平臺。建立城市公共監控平臺,聯動消防、公安、急救等部門,重點實施城市消防、道路搶險、應急救援等工程,實現城市公共安全的實時監控、應急指揮和評估;開發家庭安防、娛樂、生活、家電等方面的智能家庭產品,實現家居智能化;建立企業安防監控系統和智能樓宇監控系統,實現對電梯、門禁、煙氣和空調等的智能化管控;建立智能服務系統,重點在景點、商場、超市、餐飲、娛樂、票務等方面推廣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化服務。

  2.智能工業工程。依托寧夏菲麥森流程控制技術公司、寧夏希望信息產業公司等企業,建立支持裝備和制造過程的網絡化集成運行的車間制造過程信息化系統,開展支持車間無紙化生產作業、制造過程狀態信息采集、設備監控、數控程序上傳下載與優化管理、能耗監控、生產過程環境監控、生產過程遠程監視與管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在各工業園區實現項目建設可視化遠程監控管理;在機械加工、電子元器件制造、化工等行業,實現制造過程的可視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建立支持生產執行監控、生產計劃與作業排產、質量控制、遠程監控與管理等功能的制造執行系統,實現連續行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生產效率和能量利用率,減少污染物排放。

  3.智能農業工程。依托西部電子商務股份公司、寧夏天佑信息科技公司等企業的現代農業物聯網管控技術,研發各類農用敏感元器件、傳感器和各類設施農業遠程監控設施設備,在枸杞、葡萄、硒砂瓜、長棗、馬鈴薯等優勢特色農業領域開展物聯網應用示范。以寧夏電通集團公司承建的上德谷葡萄酒物聯網示范酒莊為樣板,做好智慧農業示范建設。依托銀川奧特信息技術公司基于物聯網的奶產業智能養殖技術,實現奶牛數字化精細飼養和繁殖,做大、做強、做優我區現代奶產業。建立農業生態監測平臺,對干旱、水災、蟲害等進行監測和預警。

  4.智能物流工程。加大物聯網在物流領域示范應用支持力度。依托寧夏電通物聯網科技公司等企業研發和生產標簽、電子關鎖、車船貨物跟蹤終端、各類讀寫器、冷鏈專用傳感器、物流通信設備等產品,以我區煙草、醫藥物流領域物聯網應用為基礎,支持建立智能物流配送中心,鼓勵RFID技術、智能碼垛技術、無線傳感技術等在物流配送和質量安全智能追溯領域的應用。支持北斗衛星定位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車載視頻技術在物流貨運車輛管理調度中的應用,建立物流過程的可視化職能管理網絡。以電子商務物流園區規劃建設為契機,實現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的一體化管理。

  5.智能電網工程。以遠程智能電力終端為突破口,依托寧夏隆基寧光儀表公司、銀川藍擎網絡信息技術公司、寧夏全電智領科技公司等企業,形成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雙向信息通信、遠程監控、信息存儲、負荷分配技術,實現智能電網中的遠程讀取、雙向交互功能,并開展萬戶以上示范工程建設。以智能電網中的新技術為抓手,推動未來智能電網構架的應用示范。

  (二)加快關鍵技術攻關和共性基礎平臺研發。

  1.關鍵技術攻關與器件設備研發。加強對重大關鍵共性物聯網技術的研究開發,實現嵌入式SOC和各類傳感器在材料、結構、工藝等方面的技術突破,研發具有智能化、網絡化、集成化、系統化、低成本等特點的新型傳感器及相關器件;實現大規模組網與協同、網絡安全與認證、網絡節點維護與故障處理以及傳感網的可編程、測試、環境建模等技術突破,加快推進高性能、高可靠性、低耗、低成本的傳感網組網和測試設備研發;突破傳感網與移動通信網絡、固定通信網絡融合技術以及與信息系統的集成技術,加快推進傳感網與通信網、廣電網等網絡互通的網關設備和集成組件的開發。

  2.共性基礎平臺研發。加快推進由嵌入式操作系統內核、驅動、多種軟件組件、協議棧等組成的嵌入式系統開發平臺的研發,支持無線移動、車載、傳感、儀器儀表等物聯網產品開發;加快可配置、可適應、可集成的物聯網應用服務開發平臺研發,支持物聯網應用系統的開發。

  (三)建設物聯網運營平臺。以“智慧寧夏”、“數字寧夏”等工程為重點,建設物聯網運營平臺。吸引各通信運營商面向我區重點領域建設物聯網運營管理平臺,實現物聯網服務的統計分析、信息管理、客戶服務、故障監控和定位、終端監控、終端配置、終端升級、投訴處理等功能,為物聯網運營企業提供物聯網運營服務支撐、終端管理的綜合管理支持和規模化應用物聯網技術與產品創造條件。加強支撐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建設寧夏物聯網創新園區,打造物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物聯網走向全面應用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吸引國內外知名高校的物聯網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入園,培育高端科研人才,促使高校物聯網科研成果盡快向產業化轉化。加快建設寧夏物聯網應用展示中心,展示物聯網應用場景,驗證物聯網行業標準及共性技術,推廣寧夏物聯網創新成果。

  (四)培育壯大骨干企業。加強對物聯網骨干企業的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勢企業。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通過重組、聯合、兼并以及上市等多種方式整合物聯網產業資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規范物聯網產業競爭秩序,發展專業型產品和增值服務,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業特色、產業優勢、規模效應和品牌形象的骨干企業。在做大做強現有物聯網企業的同時,要積極引進區外物聯網優勢企業來寧夏投資建廠或建立研發機構,提升物聯網產業整體競爭能力。在體制、機制和市場體系等方面創新,為物聯網產業相關企業的發展創造條件,鼓勵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打造自主品牌,做強研發前端,做大營銷后端,走出一條專業化、特色化發展道路,逐步完善物聯網產業體系。

  (五)打造重點領域產業集群。吸引國際國內知名物聯網企業來寧落戶,培育本地物聯網企業,形成兩大產業集群。

  1.物聯網硬件產品制造產業集群。以銀川市IBI育成中心為依托,以物聯網優勢企業為核心,吸引國內外龍頭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落戶寧夏,打造物聯網硬件產品制造產業基地。重點支持傳感器、敏感材料、物聯網芯片、射頻識別設備、模組、智能儀器儀表、終端設備、通信傳輸設備等制造企業。

  2.物聯網軟件開發、集成與服務產業集群。以銀川軟件園為依托,打造物聯網應用軟件開發與服務基地。加快推進物聯網相關平臺的中間件、應用軟件、系統集成、智能控制系統等軟件產業的發展,支持軟件企業承接物聯網軟件外包業務,大力開展物聯網系統集成、產品集成、應用集成等業務,鼓勵物聯網服務業發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根據國務院有關精神,成立自治區物聯網發展協調聯席會議,成員由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商務廳、質監局、知識產權局、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寧夏通信管理局等部門和單位組成,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各有關部門要形成定期交流會商機制,研究制定推進物聯網發展的戰略與政策,統籌協調政策、資金、市場等各方面資源,全面指導推動物聯網發展。

  (二)加大扶持力度。積極支持物聯網重點企業申報國家創新基金、信息化專項基金、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及國家重大產業化項目,加大財政資金向物聯網產業的扶持力度。自治區財政每年從信息化專項中列支一定數額資金扶持物聯網發展,重點支持技術研發、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服務平臺、核心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在符合用地政策的前提下,優先安排物聯網產業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將物聯網產品和示范工程列入政府采購目錄,在財政性資金采購中予以傾斜支持。

  (三)鼓勵自主創新。加大對物聯網企業自主創新、品牌培育和超常規發展的引導與支持力度,通過政府直接投入、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多種方式,鼓勵物聯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知識產權保護、品牌創建、標準制定和規模發展。大力支持有條件的單位設立物聯網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鼓勵國內外的物聯網企業與我區物聯網企業、大學、科研機構等聯合設立研究開發機構,共同開發物聯網技術、解決物聯網發展的瓶頸問題。

  (四)拓寬融資渠道。建立與金融機構溝通協調機制,搭建銀企對接合作平臺,積極向金融機構推介我區重點發展的物聯網產業項目,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對物聯網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優先支持物聯網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發行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資。加強政府性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對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投資引導,吸引國內外風險投資及社會資金投向物聯網產業,創造有利于創新型中小企業成長的融資環境。

  (五)強化人才培養和對外交流。加強物聯網人才培養,鼓勵和支持我區大專院校開設相關專業,擴大學位點布局和人才培養規模;以產業園區和高校為依托,建設物聯網技術人才培訓基地。鼓勵物聯網企業引進國內外高層次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吸引留學人員歸國創辦物聯網企業。引導和支持物聯網企業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支持采用期權、股權等方式吸引和穩定技術骨干和高級管理人員。鼓勵企業開展國內外技術交流合作,搭建合作平臺,發揮寧夏籍國內外創業人員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風險資本引進等方面的作用。

  (六)加強政策宣傳。加強政策規劃宣傳和輿論引導,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我區發展物聯網的政策措施,廣泛普及物聯網知識,在全區營造支持物聯網發展的良好氛圍。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2014年9月21日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