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龍訓:對電子現金助力普惠金融發展的思考
  2014年,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加大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多應用的推動力度,充分利用四平市是第二批試點城市的契機,積極主動組織、協調、推動“城市一卡通”建設,初步形成了百姓受益、企業減負、銀行增收的共贏局面。同時,受“城市一卡通”建設帶動,吉林省電子現金跨行交易筆數4月末位居全國第六名。本文通過吉林省四平市“城市一卡通”建設的實踐,探討人民銀行基層行在電子現金助力普惠金融發展方面的經驗和思路。   
  
  主要做法 
(一)積極推動,構建形成“成本低、效率高、可復制”的業務模式。在省市兩級人民銀行積極推動下,四平市政府成立由主管經濟副市長擔任組長,10個相關政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城市一卡通”工程領導小組,聯合下發《四平市“城市一卡通”工程實施方案》,確定“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市場運作,有序推進”的實施原則。“政府主導”,即將“城市一卡通”工程納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范疇,強化政府的統籌管理職能;“統一規劃”,即由人民銀行組織各金融機構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轉接平臺、統一機具布放、統一發卡審核、統一銀聯標識。“市場運作”,即通過設計經營回報方案,完善市場準入退出和利益分配機制,保障合作各方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有序推進”,即推進過程堅持“先易后難、先并行后統一、先局部后整體”。在建設銀行四平市分行先期實踐基礎上,人民銀行確定了“成本低、效率高、可復制”的“城市一卡通”建設模式:即以符合PBOC標準的金融IC卡為電子支付載體,采用專線或無線聯接方式,將收單機構自助繳費機具及收費單位自動繳費系統與跨行轉接平臺相聯接,實現一卡多用。
(二)加強協調,形成央行、政府和金融機構共推“城市一卡通”的局面。一是打破壟斷,平衡各方利益。經人民銀行反復協調,制定各方普遍認可的后續費用分攤方案,有效打破了建行四平市分行獨家壟斷公交領域金融IC卡應用的局面。二是積極引導,促進銀行機構資源共享。人民銀行組織召開3次金融系統電子現金多領域應用聯席會,引導個別不愿意放棄傳統公用事業收費模式的金融機構,加入電子現金多領域應用。中國銀聯和銀聯商務吉林分公司免費布放1000臺自助繳費終端。三是攻堅克難,爭取政府部門鼎力支持。一年來,四平市中心支行先后與金融辦、銀監局等15個職能部門進行“一對一”和“一對多”形式的溝通18次,主管行長帶領相關部門人員先后5次到市、區兩級民政部門協調“城市一卡通”進社區工作,最終得到所有相關部門的理解和支持。
(三)強化基礎,為“城市一卡通”的發展應用構建良好的受理環境。為方便消費者使用“城市一卡通”,人民銀行要求商業銀行深入研究物理網點和自助機具的功能特點,發揮兩者之間的協同作用,以物理網點受理為基礎,重點推進自助機具建設,不斷增強自助機具多領域應用受理能力,加大閃付機具改造力度,擴大機具布放范圍,切實解決系統交易信息顯示不完整、機具和金融IC卡兼容性差等方面的問題。同時,指導商業銀行對異形卡、手機支付等創新業務的受理終端進行嚴格測試,確保滿足相關行業要求,為“城市一卡通”提供良好的受理環境。
取得的成效
(一)城市整體支付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電子現金的廣泛應用,極大地便利了四平市城市居民小微支付。一是公交系統應用廣泛。目前四平市所有線路公交車上均安裝了非接受理機具。從2013年7月初至今年6月末,使用“城市一卡通”的乘客超過600萬人次。二是城市非接商圈建設初具規模。四平市歐亞商都和仁興商圈布放適用“城市一卡通”應用的機具達300臺,發展非接受理商戶500余戶。三是自助繳費終端進入社區。截至2014年6月末,四平市的59個社區與銀聯商務簽訂了機具托管協議,布放了非接受理機具,建立了便民支付站,占全市社區數量的77.63%。目前四平市自來水、天然氣、電力、通訊、有線電視等項目已全部具備自助繳費條件。
(二)群眾消費支付更加便利。經人民銀行與市政府、交通局等相關部門溝通,使用“城市一卡通”乘公交每次優惠0.2元,調動了居民使用電子現金支付的積極性,僅此一項居民消費支出每年就減少120萬元;電子現金自助繳費終端進入社區后,持卡人繳納水、電、煤等費用,不出小區即可完成,居民還可通過“城市一卡通”對本人的信用卡進行還款,個人間的城市一卡通轉賬業務,也可以在自助設備上完成,使得普惠金融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得到體會。
(三)企業運營成本有所降低。通過“城市一卡通”自助繳費減少了公用事業單位的運營成本。四平市自來水公司,企業承擔分潤費率由“城市一卡通”上線前的0.45%降至0.38%,每年節約2萬余元;四平市天然氣公司應用“城市一卡通”后,企業承擔分潤費由每筆0.5元降至0.38元,每年節約費用約3萬元。
(四)銀行機構收入來源增加。電子現金多領域應用的擴大,帶動了銀行機構發卡量、交易量的增長,潛在客戶明顯增多,尤其是中老年客戶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建設銀行四平市分行今年上半年新增金融IC卡30萬張,資金沉淀超過2億元。
對電子現金助力普惠金融的體會
在推進“城市一卡通”建設過程中,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和協調十分關鍵。對此我們有三點體會:
(一)面對經營主體追求本位利益需要公心。在工程實施初期,個別金融機構因過度考慮本位利益而不愿加入工程建設。這就需要我們引導其樹立大局意識,勇于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城市一卡通”民生工程。同時,為增強其參與的積極性,要按市場化原則,設計科學合理的發展框架,完善市場準入、退出和利益分配機制,保障合作各方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page$}
(二)面對個別部門的誤解需要耐心。在四平市“城市一卡通”工程啟動階段,個別部門認為實施方案里面沒有人民銀行的具體工作(不發卡、不布放機具、不建轉接平臺),人民銀行這樣極力推廣“城市一卡通”工程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利益,是為了“得好處”。針對種種誤解,當地人民銀行耐心解釋說明,反復解讀政策,有的個別部門去了不下6次,直到理解為止。
(三)面對復雜情況需要細心。“城市一卡通”工程覆蓋面寬,涉及部門和單位多,情況復雜,對此,在總體方案基礎上,每一項收費項目、每一個實施方案都力求考慮全面,做實做細,具有操作性。
對電子現金助力普惠金融的深度思考
從四平“城市一卡通”建設工程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看,電子現金助力普惠金融、服務民生領域的空間無限,潛力無限。7月15日,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在四平市專門召開吉林省金融IC卡推進工作現場會,就如何在全省推進“四平模式”提出相關要求。對今后電子現金多領域應用,應該堅持“做大總量、創新模式、優化結構、做活機制、強化宣傳”的原則。
(一)“做大總量”,就是增大金融IC卡發卡量、提高交易金額。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支付產品進入多元時代,要想把整個金融行業小額支付產品做大,必須打破行業壁壘,打破各自為戰,基層央行要做到科學規劃、統籌協調、合理布局,發揮好組織、協調和管理作用,對各發卡機構制定明確的發卡目標,通過行之有效的考核評價,迅速擴大金融IC卡在市場中的份額。
(二)“創新模式”,就是倡導商業銀行與通訊運營商合作,推進移動支付應用。在“城市一卡通”中應用SD卡、SIM卡等加載金融功能實現移動支付手段。吉林省將不斷完善和創新電子現金支付方式,實現移動金融與電子現金多領域應用的完美結合。
(三)“優化結構”,就是增項擴容,突破地域和載體限制。把出租車、醫療、公積金等行業納入應用領域;同時,將著力點向農村傾斜,在農村地區大力推廣非現金結算,提高農村地區金融IC卡的發卡量和交易額,吉林省目前已經在公主嶺、梅河口、磐石等多個縣級市先行拓展“一卡通”等多領域行業應用,并逐漸與地級市“一卡通”建設有效對接,著力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實現金融IC卡工作真正意義上的“農村包圍城市”,讓更多的老百姓享受現代支付工具的安全與便捷。
(四)“做活機制”,就是建立起有益于“城市一卡通”工程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積極探索成本分攤、利益分配的新途徑。一是協調地方政府,將“城市一卡通”工程納入“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中,爭取政府更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二是引導各參與方逐步讓渡眼前利益,放眼長遠,做大市場。三是堅持市場化原則,按照“收益覆蓋成本、權責明確、對等匹配”原則,在各參與方之間建立成本分攤的利益分配機制。區別對待已經完成的項目、在建以及將要建設的項目,既要保護先期投入成本的商業銀行,也要激發其他參與者的積極性,通過行政和市場化手段找到最佳契合點。
(五)“強化宣傳”,就是綜合運用傳統和新型媒體,注重發揮新聞宣傳、行業宣傳和社會宣傳的作用。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用卡知識,著力提高人民群眾對金融IC卡的認知度,營造良好用卡氛圍。
從四平“城市一卡通”建設工程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看,電子現金助力普惠金融、服務民生領域的空間無限,潛力無限。推進“四平模式”,應該堅持“做大總量、創新模式、優化結構、做活機制、強化宣傳”的原則。
                                        
                                        
                                        
                                        
                                        


